三國之兵臨天下

第923章 騎兵伏擊(1/3)

    、、、、、、、、、、

    葉縣位於宛城東北,兩地相距約一八十裏,由於葉縣號稱宛之喉,許之腹,地理位置其重要,擔負著拱衛許昌的重任,曹操也由此在這裏部署了一萬重兵。

    葉縣主將為曹洪的副將李典,就在兩個時辰前,李典接到了曹洪的緊急飛鴿傳信,長安漢軍大舉來襲,命他立刻趕赴宛城集結。

    這個消息令李典著實感到吃驚,他是曹洪的副將,援兵宛城義不容辭,但他又有點為難,他不可能放棄葉縣,使許昌大門洞開,一番考慮後,李典決定留部將趙迪率五千軍隊堅守葉縣,他則親率五千軍隊趕赴宛城集結。

    時間已漸漸到了更時分,五千曹軍在官道上列隊疾速行軍,李典騎馬行駛在隊伍的前方,他和漢軍交戰多年,對漢軍的作戰方式已經比較了解,漢軍尤其善於出奇兵,伏擊、偷城,以最的代價獲取勝利。

    這是劉璟的下理念,盡可能地在戰爭中保存青壯人口,雖然李典本人對這種理念也頗為讚成,但敵對雙方是你死我活的關係,作為曹將,最大限殺傷敵軍,也就成了李典義不容辭的責任。

    李典非常心謹慎,不斷派出斥候在前方探,從葉縣到宛城這段官道上,已經發生過幾次伏擊戰,包括虎豹騎兵慘遭伏擊的那一次,至今令李典記憶深刻。

    盡管曹洪發出的是緊急命令,但隊伍走出十餘裏後,李典還是下令全軍放慢行軍速,這一帶是南陽盆地的邊緣,丘陵起伏,森林茂密,兩邊山穀眾多,容易遭遇伏擊,隻有再走出二十餘裏,進入平原地帶,才可以加快速。

    就在這時,一名斥候疾奔而至,老遠喊道:“軍隊緩行”

    李典心中頓覺不妙,立刻喝令:“停止行軍”

    斥候奔至,在馬上抱拳稟報:“啟稟將軍,前方五裏外發現了異常,樹林內有大量伏兵。”

    李典心中一沉,果然遇到了伏兵,他盡量讓自己冷靜下來,又問道:“有多少伏兵,什麽軍種”

    “具體數量不知,前去探查的十幾名兄弟隻逃回一人,身披箭,已重傷不治,他臨死前是弓弩軍。”

    李典左右打量一下地形,他們正好進入一條寬闊的穀道不久,穀道寬約半裏,長七八裏,兩邊山勢傾斜陡峭,長滿了茂密的灌木叢,這種地形不利於伏擊,不過卻有利於騎兵衝擊。

    李典知道漢軍攻下關隴後,騎兵力量大增,由原來騎兵疏寡的南方軍隊,漸漸演變為騎兵、步兵皆強大的北方軍隊,如果漢軍是騎兵突擊,他的麻煩就大了。

    但騎兵隻是猜測,而前方的伏兵已是事實,李典當即下令道:“傳令全軍,立刻向後軍匯攏。”

    這是應付伏擊的有效策略,由於行軍時隊伍拉得較長,一旦遇到伏擊便會被截成數段,從而形成各自為陣的不利局麵,最終逃不過被全殲的命運。

    所以若事先發現有伏兵,最好的應對策略就是迅速集結,將拉長的隊伍重新列隊成陣,就算伏兵殺出,也絲毫不懼。

    李典一心要脫離這條穀道,便下令向後集結,他話音剛落,前方忽然傳來了轟隆隆的戰鼓聲,緊接著喊殺聲震,這是伏兵發現他們已被敵軍察覺,反客為主,殺出了密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