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泰國開店賣佛牌

第134章:天性(1/2)

    晚上就在曾家吃飯,曾先生的母親廚藝不錯,做了好幾樣典型粵菜,我吃得很開心。飯後曾太太要開車去補課班把兒子接到媽家,曾先生就請我到他臥室裏坐一會兒,跟他聊聊天,以免太孤單了。

    我坐在他床對麵的椅子裏,曾先生請我幫削兩個蘋果,一人一個當飯後水果。曾母想過來削,被我拒絕,我讓她去忙別的,想跟曾先生多聊聊。我倆邊削邊談,曾先生說:“田老板,做佛牌生意才半年多,就有這麽廣的人脈,很厲害啊!”我連忙謙虛,問他為什麽這麽喜歡吃。

    “我有個毛病,一看到喜歡吃的東西,食指就會發顫。”曾先生抬起右手的食指。我很驚訝,心想以前中國有“食指大動”的典故,是說春秋時期鄭國的一位公子,隻要有美食將到,他的食指就會不由自主地抽搐一下,百試百靈。原以為隻是古人編的,沒想到真有此事,也難怪,為什麽人會把這根手指稱為“食指”呢,也許就是這個道理。估計隻是那種對食物有特殊天賦的人,才有這能力吧。

    曾先生說:“我從小就好吃,尤其愛吃肉,喝奶三個多月就不再喝了,隻肯吃飯,而且沒有肉還不行,五六歲時就能嚐出一道菜裏有幾種佐料。要不是我老爹開電子廠生意不錯,我肯定是要經營餐館的。後來我讓老婆專門打理生意,我就天南海北四處旅遊,品嚐當地的美食。開始隻是吃那種常規的,後來就吃稀有的、快失傳的手藝。後來,我發現自己漸漸對這些都失去興趣,直到有一天,我在朋友的帶領下吃過龍爭虎鬥,才重新有了激情。從那以後,我就隻尋找那種做法最奇怪的菜,還必須與活物有關。”

    “什麽叫龍爭虎鬥?”我不禁問,雖然知道肯定不是正經菜,但好奇是我的天性。曾先生告訴我,以前廣東有龍虎鬥的傳統名菜,是用蛇肉和貓肉共同燉成,味道很好。但他不喜歡吃,早就吃膩了,龍爭虎鬥是要用活蛇跟活貓對咬,直到分出勝負,最後再製成菜品。因為兩者在爭鬥的時候都全力拚命,肌肉繃緊,燉出來的肉更加勁道,非同小可,而且隻有行家才品嚐得出來。

    從那以後,曾先生就迷上了製法奇怪的菜。他說:“用活物製成菜肴還是滿清的時候養成的習慣,那時候無論北京還是外省,無論宮裏還是貴族和巨富,都不知道怎麽享受為好。於是就有一些廚師開始研究出來更刺激的菜肴,來滿足那些有錢有勢者的欲望。後來就流傳到今天,其實很多菜的做法都已經失傳,我還會四處尋找菜譜,然後回到廣東,到廣州各大酒家讓廚師來做,很有成就感的!”

    我問:“吃那麽多活動物製成的菜,真的就不害怕嗎?”

    曾先生笑了:“要是怕我早就不會再吃了,沒什麽可害怕的啦,越吃越起勁。每吃一道,我都會在日記裏寫下來,田老板,書房裏書桌右側最下麵的抽屜你幫我打開,裏麵有個黑色布麵的日記本。”我起身來到書房,拉開書桌右側最底部的抽屜,裏麵果然有個日記本。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