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麵祭壇

25 白石畫作(2/2)

    對於獻祭出來的書畫作品,藍雨都要慎重對待,如果現實中有相同的作品存世,他獻祭出來的書畫作品,就不適合用來拍賣了。雖然不能用於拍賣,但獻祭出來的這些作品也不會浪費掉,他還可以用來兌換成獻祭點。

    對於藍雨來,獻祭點永遠都不夠使用,不每次獻祭都要有所消耗,開啟新的位麵甚至升級祭壇,都需要海量的獻祭點。給祭壇補充靈氣以及積攢獻祭點,是藍雨最重要的兩個長期工程。

    這一幅《綠野屋》,尺幅為1467,是白石老人的精品之作,創作於195年,關於這幅作品,在相關典籍中均有記載。

    齊白石一生五次出遊,三次到欽州。分別是1906年、1907年和1909年。在第二次到欽州時,恰巧中越邊疆不靖,兵備道派兵巡邏。齊白石趁此機會,隨軍到東興。他站在高處,環視越南芒街,便走過鐵橋,到達北侖河岸,遊覽了越南山水。他親眼看到中越一帶山清水秀,野蕉數百株,叢立成林,映得滿成為綠色世界,人行其中,連影子都變作了綠顏色。他對此絕佳美景念念不忘,屢以此題材作畫,此幀作於195年的《綠野屋》便是其一。

    此畫構圖布局獨特,一片密密麻麻的芭蕉從近景到中景,包圍著幾間野屋,一直伸延到遠景,與幾座山峰連接,白石老人將十多年前所見的,記憶在腦海中揮之不去的美好景觀,用線和墨,巧妙地重現於讀者眼前,美不勝收。正如傅抱石所言:“白石老人的每一幅作品,都是一件崇高的藝術品,是一首排奡縱橫的詩,是一曲令人難忘的交響樂章。畫麵上的每項東西都生動地成了藝術品的不可分割、有機的一個組成部分。”

    在畫作的右上角有題識:綠野屋,玉相法家正,乙醜秋畫,璜。鈐印為:老木。

    白石老人的作品,正是現在市場上的收藏大熱,這幅畫作提識、鈐印俱全,又是難得的精品,以這幅畫的尺幅,市場價應該在一千萬左右。能夠有這麽大的收獲,第一次獻祭非常成功。

    把這幅《綠野屋》繼續放入祭壇中,藍雨開始第二次獻祭。

    獻祭物品仍然是一大箱青黴素類藥品。

    獻祭物品消失,藍雨把神識沉入祭壇中。

    這一次獻祭出來的物品,是幾十箱槍支彈藥。這些槍支彈藥以後還可以作為獻祭物品使用,藍雨沒有急於兌換成獻祭點,而是暫時收藏起來。

    第三次獻祭出來的竟然是七八台半新不舊的工業設備,看著這一堆隻能當做廢鐵的設備,藍雨暗自皺眉,這是最不劃算的一次獻祭,還不如獻祭出一堆銀元有價值。

    第四次獻祭出來的物品是將近十公斤黃金,相當於八十萬華幣,結果差強人意。

    接連三次沒有獻祭出滿意的物品,藍雨對於第五次獻祭的結果,更加期待。

    這一次出現在祭壇上的物品是一幅長近一米的油畫。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