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蘿莉是大明星

第四八四章 爭議不斷(1/3)

    ……

    “金梅獎提名公布,新晉勳爵大米大屏幕處女作獲最佳電影提名”——今日影訊

    “‘才’大舒獲金梅獎最佳男演員、最佳新人、最佳原創電影歌曲三項提名,為本屆最多”——電影娛樂網

    “金梅獎提名今日揭曉,《那些年》劇組為大贏家”——麻花新聞

    “本年度最成功的處女作電影,《那些年》獲金梅獎五項提名”——紅浪新聞

    “《老男孩》微電影競爭最佳短片,網絡票房破億能否拿下大獎?”——易迅新聞

    “新人電影竟獲五項提名,金梅獎評選標準堪憂!”——h易新聞

    “你覺得《那些年》最有可能拿下哪項大獎?”——環球娛樂調查

    “……”

    就在金梅獎官方的公告布沒多久後,媒體記者們的花式報道又開始了。  Ww W COM

    這些新聞裏麵,有把新聞和大米封爵聯係起來,大寫特寫的;有把目光投向舒泓明,重點報道舒泓明的;有正麵吹捧《那些年》終獲成功的;也有質疑金梅獎提名公正性的,至於內容千奇百怪,各種誇張、誇大,不一而足——

    媒體記者嘛,由來如此。隻要新聞有看點,節操什麽的早就被他們丟到爪哇國去了。

    話起來,其實在金梅獎的提名公布前,一些媒體記者就已經分析過《那些年》有可能會拿到的提名,也有不少媒體、大V、影壇名人還過類似的預測新聞。

    不過,在他們的那些“預測”中,《那些年》頂多就是獲個兩三項提名,還是類似“最佳原創電影歌曲”、“最佳電影音樂”這一類沒人看中的“邊角料”,再好一點的,給預測一個“最佳新人”,這已經是頂了。

    包括一直站在舒泓明、大米這邊的紅浪新聞,在之前的預測中,也不過就是預測有“最佳新人”、“最佳原創電影歌曲”、“最佳造型設計”這三項提名而已——

    在他們看來,影壇的“水”比起樂壇來,簡直要深太多了,圈子裏麵關係錯綜複雜,在影壇沒有任何底子的新人新作,能獲得提名就不錯了,有分量的提名根本就別想。

    至於《那些年》的票房有可能破十億?那又能怎麽樣?

    票房過十億,最終一個獎都沒獲過的電影又不是沒有?

    現如今,金梅獎的提名公布,《那些年》居然獲得了五項提名,其中還有“最佳電影”、“最佳男演員”、“最佳新人”這三項重量級的提名,讓無數人都傻眼了——

    《那些年》電影隻是新人新片啊!

    哪怕舒泓明、大米在樂壇中名氣大,但在影壇裏麵還是兩隻實打實的“菜鳥”,一下子拿下這麽多提名,根本不合理呐!

    當然,不管合理不合理,在金梅獎提名公布的時候,一切已成定局,哪怕《那些年》電影最後五項提名全部落空,也足以明,《那些年》是一部成功的電影。像是紅浪新聞的報道中,就把《那些年》吹捧得非常高:

    “……今下午,金梅獎組委會公布了本屆金梅獎的提名名單,《星河戰爭》獲得九項提名,為本屆獲得提名最多的電影。除此之外,最為耀眼的,還有舒米工作室投拍的《那些年》,該影片拿下五項提名,其中還有分量破重的最佳電影、最佳男演員、最佳新人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