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誌崛起之路

第233章 快速艦隊不能光快啊!(1/2)

    如果單純用燃煤鍋爐和蒸汽機的話,大型巡洋艦到23節是極限了,戰列艦一般到20節就是極限了。沒辦法,燃煤鍋爐和蒸汽機的重量和體積太大效率太低。想要達到更高的速度就必須提升鍋爐或者主機,兩個一起提升或者分別提升都可以,早期無畏艦可以繼續用燃煤鍋爐和蒸汽機湊合,(比如說拿騷號)。但是早期的戰列巡洋艦就必須改進鍋爐和蒸汽輪機。

    在魯普雷希特而言,巡洋艦擁有戰列艦級別的火力並不難,難的是,擁有超出常規戰列艦一大截的航速。日本人都喜歡將鞍馬稱為世界上第一款戰巡,其依據不過是因為鞍馬裝備了12寸重炮,同時擁有20節的航速罷了。

    但是如果要按照這個標準的話,意大利人的瑪格麗特女王號才是最早的戰巡,人家1904年就服役了,4門12寸炮,4門8寸炮和高達20節以上的航速,瑪格麗特女王號服役的時候,鞍馬號才剛開工!雙方有什麽不同?憑什麽差不多的性能,在意大利就叫BB,在日本就叫ACR或者BC呢?這不科學。

    當然,也有人說這兩艘戰艦同時擁有了和巡洋艦一樣的航速,那穿越者隻能說,在瑪格麗特女王號服役的時候說這句話沒錯,但是等到鞍馬號服役之後,這個速度就比同時代的大型巡洋艦差一些了。鞍馬號1907年服役,不過20.5節航速,而同時期的英國一等裝甲巡洋艦的航速普遍是23節!航速差出2.5節。當然,你也可以拿留裏克2這類慢速船來說事。

    摻點私貨,魯普雷希特認為,真正的戰巡至少要和同時期的大型巡洋艦航速持平,對同時期的戰列艦至少要有3節以上的速度優勢,隻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出戰列巡洋艦的作用。也就是說,在現在,慢速戰列艦一般18節左右的航速的情況下,真正的戰巡應該在21節航速左右。同時期的大部分一等巡洋艦也不過這個速度(強盛這個BT除外)

    戰巡宗旨是什麽?費舍爾的定義是比戰列艦快,比巡洋艦能打,可以用戰巡壓製對方巡洋艦。本來是不打算用於戰列線決戰的。而德國人的定義是,至少要能敲的過同時期的英國戰巡。那麽魯普雷希特王子的定義呢?

    這個定義比較複雜,其中一部分是因為確實很麻煩,另外一部分是王子殿下本人還沒有想好怎麽說!

    簡單來說就是火力足夠對同級別的戰列艦構成嚴重威脅,航速比戰列艦快一些,具體標準就是在運氣不是很糟糕的情況下,可以在優勢對手重創自己之前,能夠擺脫對方的射程。

    這句話看樣子很簡單,但是其中包含的信息量還是很大的,首先,第一句是火力能夠威脅同級別的戰列艦,這就要求戰巡裝備的火炮口徑足夠大,至少德國曆史上的戰巡是不行的,巧克力敲一敲防火不完善的獅子還是可以的,但是你和美國人的鐵烏龜打打試試?打不死你!

    戰列巡洋艦的火力可以略遜色與戰列艦,但是絕對不能差太多,比如說,對方有10門14寸炮,而BC呢隻有8門14寸炮,這就可以接受,6門就不行,至於8門12寸炮的話,更是直接PASS,設計師可以拉出去槍斃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