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誌崛起之路

第13章 老大和小弟們的那些事(2/3)

    舉個例子,1871年普魯士王國國王威廉一世最得意的時候,普魯士國王在凡爾賽宮舉辦了德皇的加冕儀式!挾大勝法國之威,德皇試圖用“德國的皇帝”這個稱號。但是因為這個這個稱號有著對德意誌內各個邦國擁有主權的意思。所以招致了小兄弟們的不滿。巴伐利亞王國和符滕堡王國表示拒絕!而最後的結果是德皇認慫了,換成了“德意誌皇帝”這個稱號,因為後者隻是民族上的意義。

    在那個時候,那種情況下,普魯士軍刀讓整個歐洲都感到膽顫的時候,小弟們都敢這樣。可見德國內部的山頭多厲害了。好了,再說點別的!陸軍!德意誌陸軍說白了都是由各個邦國湊出來的,以1戰為例,德國陸軍開始前一共有25個軍,普魯士占的最多,有19個軍,然後是巴伐利亞3個軍,符滕堡和薩克森分別是2個軍和1個軍!騎兵另算。這些軍平時都是歸各個王國指揮的,要打仗了才會統一在總參謀部的指揮下作戰,你要說一致對外,那沒說的。但是你要說槍口對內!比如說你要動巴伐利亞了,其它兩個王國會怎麽想?法國、俄國會怎麽想?你敢動手?

    更重要的是,你的決議在聯邦議會中根本通不過!德國一共有兩個議會,一個是聯邦議會,一個是帝國議會。像德國社民黨、保守黨什麽的隻能再帝國議會中晃悠,他們理論上擁有否決德國政府提議的權利,隻要票數管夠!但是卻沒有對大政方針的提議權!作出決定是誰?是聯邦議會!而聯邦議會是誰構成的?自然德意誌的國王和大公們!

    在聯邦議會中,一共有58個席位。基本上是按照人口比例分配選票,當然為了保證所有小諸侯們至少有一票,普魯士和一些大國需要讓渡一些利益。票數的分配是這樣的,普魯士一家17票,巴伐利亞一家6票,薩克森是4票,符滕堡是4票、巴登是3票!剩下的小邦國大部分是1票,個別2票!而聯邦議會中實行的是絕對多數,你要獲得四分之三的票數才可以通過提案!普魯士誠然可以否決所有對自己不利的提案,但是同理,人家想要否決你的提案同樣不難啊,不就是15票嗎?德意誌南部可不光是三個王國啊!

    而且最關鍵的是,帝國議會,皇帝陛下覺得不順眼了,可以直接宣布解散,聯邦議會你敢嗎?那是要分裂的節奏啊!帝國議會再德意誌曆史上解散過好幾次,你什麽時候聽說過德皇去動聯邦議會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