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珠兒

69、第二十八回(1/5)

    69、第二十八回

    話說顧岩與顧山兄弟終於見麵,兄弟在一起住得一日,第二日便一起起身往家鄉去了。

    顧昭家的老祖宅早就破敗,這幾年也沒怎麽修,虧了小七在老家邊上的穗山,早就買地置宅,如此剛好,就一籠統的全部去了顧昭的莊子,憑著主枝那邊想的什麽辦法,派了多少人來接,這次都沒用,分是分定了。

    老宗一來二去鬧騰了幾次,一會說日子不對不得遷墳,一會說其中有幾位祖先也是他們祖先,不該遷。一會又找了那族中老人一起來哭,直到顧岩翻臉發了一通脾氣,那邊總算是服了軟,答應了顧家的條件,便是如此,那邊也最後訛了一筆,要了三個國子學的名額,還擬了單子叫顧岩幫著安排一些子嗣。

    已是最後一次,顧岩他們商議了一下,便都允了,也算好聚好散。

    顧昭家原世世代代住在平洲一個叫溪水的地方,顧姓在當地亦是大族,早年出過尚書,探花,後世書禮傳家。子孫自然是枝繁葉茂,不知道繁衍出多少代去。

    自古,嫡係與庶枝的關係便不好,尤其是大氏宗族,家裏也不少那見不得人的事情,當日顧昭家便出了一段公案,如今依舊說不清楚。

    早先顧昭的爹爹,爺爺就沒少被族人欺負,隻是他家氣長,不舒服,轉身便反了。反了之後族裏自是害怕前朝報複,便寫了文書將顧昭這一支驅趕出去,更可恨的是,在一個深夜,家中祖先的骸骨均被移出祖墳,丟到溪水以南的一個地方。

    當年家裏無人,隻剩一群女人加上個還不懂事的老六顧瑞。盧氏那時候也硬氣,也不說開口求那個,手邊無錢竟將房子也暫且典賣了。得了房錢又入城買了幾十口黑甕,硬是帶著老二媳婦裴氏,老三媳婦於氏,帶著小叔子一起給先人撿骨入甕,無錢買墳地便暫且將遺骸送到溪南的一個土地廟裏。那土地廟早已破敗多時,盧氏就拿了主意將典房的錢修了廟,跟妯娌小叔子一起在廟住下,其中艱難可想而知。

    後來顧家發了,那族人便又改了主意,前事一概不承認,又是借了一個夜晚,連哄帶搶的抬了上好的棺木,去土地廟硬是將顧昭家先人骸骨奪了去埋入祖墳,搶奪中還推了老二家的裴氏,當時,裴氏便頭破血流,至今還有一個大疤在額頭。

    顧昭一直覺得,雖然自己來自現代,但是你不能阻擋我依然有一顆傳統的腦袋,這事兒,宗族做的不地道,著實可恨,偏偏朝上是沒辦法的,有時候宗族的內部事務,就是內部事務。

    老爺子當年活著的時候就想分宗,奈何,每次那邊都要死要活,又不要臉的,還揚言,今兒你遷墳,明兒便在你家祖墳前挨個上吊。當時硬手段也用了,還真有上吊的。無法,就隻能罷了!

    如今歸來,顧岩他們不耐煩再住回去,就齊齊的一起到了顧昭的莊子上。

    回老莊子,顧昭被眾人誇獎之間,難免多了幾分虛榮心,他哥哥顧山看到弟弟自己賺的這份產業,又是慚愧,又是心疼之下,自然是滿口誇獎。顧昭也不願自己被小瞧了,也就適當的露了一些本事。將人員安排的妥妥當當,完全沒有丁點不懂事的樣兒。

    再加上家裏家外,盧氏,蘇氏都是管家好手,自然管理的井井有條,其他哥哥還沒到,這上下就據以妥當了。

    顧老二回到老家,就開始攢人氣,他每天四處晃悠,打著自己的旗號,還給溪南修了十幾座石橋,當日存骸骨的土地廟他也著人去修了一番,著實落了不少好名聲。不過這老東西也有自己的小心眼,他跟在顧昭身後,常打聽那個降世錄的事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