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位

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履新(1/2)

    提到張小川,李強就搖頭歎氣道:“小川啊,我在南雲省最對不起的就是他了,我本來是想推薦他任黨群副書記的,但因為謝春明等人的反對,最後反倒成全了常永和,現在他年紀也快到線了,如今在省政協任副主席,手中也沒有什麽實權了,不過他任省委組織部長這麽多年,應該也多少能給你提供一些幫助的……”。

    段澤濤得知老領導居然已經退居二線了,心中也頗為惆悵,以張小川的能力和為人,本來應該可以更進一步的,多半是因為李強和謝春明的鬥爭,被連累成了犧牲。

    李強又提到了幾個自己認為可以信得過的老下級,話鋒一轉道:“我到南雲省以後主要抓招商引資和城市建設,這些年也取得了一些成績,南雲省的gdp增速從全國倒數幾位上升到前十五,城市麵貌也有了很大改變,你到南雲省以後要繼續按我的路子走下去,不要半途而廢!……”。

    應該說李強的這種執政思路是很契合“以gdp論英雄”的論調的,通過大拆大建,抓大項目來快速拉動gdp,這樣出政績也快,很多‘官場新星’都是這樣造就出來的,說白了其實就是‘賣地經濟’,但這樣做的後果往往是使得當地房價虛高,富了政府,窮了百姓,很容易出現經濟泡沫,一旦資金鏈斷裂,則很可能會導致經濟崩盤。

    嚴格來說‘賣地經濟’並不能說就是完全錯誤的,在當地經濟很落後的情況下,引入社會資本,盤活土地資源,提升城市形象,可以對經濟發展起到較好的刺激作用,段澤濤當初在山南和興華縣的時候也采用了這樣的執政思路。

    但這裏麵有個前提就是要合理科學規劃,避免重修重建,資源浪費,同時又要兼顧環境保護和老百姓的利益,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因為發展經濟的根本目的還是要提高老百姓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而要實現長遠可持續發展,則需要結合地方特色,形成適應地方發展的特色產業鏈,才能真正實現地方經濟的騰飛。

    所以說段澤濤其實是不太認同李強的執政思路的,不過他也不忍心再刺激自己這位要強的嶽父大人,就隻是點了點頭道:“額,我現在還不太了解南雲省的情況,腦海裏也沒有什麽具體的發展思路,等我到南雲省熟悉情況以後再看吧……”。

    李強也知道自己這個毛腳女婿早已不是當初那個可以任自己嗬斥的小鄉長了,已經成長成可以和自己平起平坐的封疆大吏,而且段澤濤向來是十分有主見的,自己如果一謂地強壓反倒不美了,也就沒有再說什麽,他剛從位高權重的省委書記位子上退了下來,情緒也頗為低落,就揮了揮手道:“你走吧,我想休息一下,到南雲省遇到什麽難題可以給我打電話,我這張老臉應該還是管點用的……”。

    第二天段澤濤到中組部報到,仍然是李部長親自接待的,這一次李部長的態度比上次段澤濤去粵西省任職時更熱情了,見到段澤濤到來,就站起來親自走到辦公室正中迎接,熱情地握住段澤濤的手用力搖了搖道:“澤濤同誌不得了啊,四十幾歲的省長全國都沒幾個,你這次去南雲省任職可是一號首長親自點的將,你可不能辜負組織上的期望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