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

2177 終極懸念(3/3)

    邁克爾看著羅素激動的情緒,已經引起周圍其他人注意了,他不得不把手指放在了嘴唇上,示意讓羅素小聲,然後尷尬地轉頭看向了舞台,沒有再多說什麽。而顯然羅素也不願意再深入討論,轉頭看向了舞台。

    過了一會,邁克爾低聲對著羅素說到,“其實我也投了雨果……”

    第七十二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競爭陣容可以稱得上是豪華的,“甜蜜與卑微”的西恩-潘在過去三年時間裏一舉完成了戛納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和柏林電影節的影帝大滿貫,得獎率堪稱驚人,成為了在歐洲大陸最受追捧的演員——甚至超過了雨果的影響力。

    “颶風”的丹澤爾-華盛頓貴為美國第一黑人演員,影響力和號召力都是毋庸置疑的,他曾經在1989年贏得過奧斯卡最佳男配角,但暫時還沒有能夠問鼎影帝。值得一提的是,他還是今年柏林電影節的影帝得主。

    理查德-法恩斯沃斯今年已經七十九歲,可謂德高望重,他在1978年就入圍過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爭奪,今年他在“史崔特先生的故事”裏的表演叫好又叫座,贏得了影評人的一眾歡呼聲。

    羅素-克勞在一眾提名者之中隻能算是小輩,1997年的“洛城機密”強勢進入了好萊塢的視線,這一次的“驚爆內幕”與阿爾-帕西諾對戲,毫不怯場,再一次展現了他的演技潛力,令人佩服。

    但事實上,即使是如此豪華的陣容,整體感覺還是有所欠缺,無論是作品整體質量——包括“驚爆內幕”在內,還是演員的表演完整度和角色的挖掘程度,都沒有能夠達到預期。這也使得一向是競爭最為激烈的影帝部門,相形見拙。

    “芝加哥論壇報”甚至提出了這樣的觀點,“如果沒有雨果-蘭開斯特的‘美麗心靈’,這一屆奧斯卡黯然失色、蒼白無力。”這句話是一語雙關,一方麵說的是最佳影片的競爭,一方麵說的則是影帝爭奪戰。

    雨果之所以受到如此多追捧,不僅僅因為他往年的作品精彩紛呈,也不僅僅因為去年一年之內他奉獻了“靈異第六感”和“美麗心靈”兩部作品,讓人聯想到了1995年,更因為雨果飾演的約翰-納什展現出了絕對實力,令所有人拍案叫絕,無論是表演細膩度、準確度,還是表演層次和內涵,雨果將演技的精髓發揮得淋漓盡致,即使是再挑剔苛刻的影評人也忍不住驚歎連連。

    但背負著好萊塢毒瘤的名號,這使得最佳男主角的競爭刹那間充滿了諸多變數,特別是今晚雨果率先獲得了最佳改編劇本小金人之後,分票危機達到了空前絕後的高度,這也讓影帝爭奪戰成為了今晚最後的終極懸念!

    萬眾矚目之下,查理茲-塞隆打開了手中的紅色信封。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