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

2015 深究隱喻(1/3)

    作為一部意義深刻的作品,“楚門的世界”雖然是一部喜劇電影,但其內涵深意卻是過去十年裏難得一見的精彩佳作。“芝加哥論壇報”所製作的這一期專題,居然引出了一個更為深層次的討論,這也是人們都沒有預料到的。

    眾所周知,“楚門的世界”其實是有三層圈套的,第一層就是電影本身,楚門-伯班克領銜主演的真人秀綜藝節目,在全世界範圍內吸引了無數觀眾觀看;第二層則是坐在電影院裏的觀眾,大家對故事產生無數回想和思考,包括了自由至死、娛樂至死、改變與恐懼等多個話題;第三層則是隱藏在故事背後的隱憂:我們是否也是“楚門”,我們所生活的軌跡,是否也在某個未知的“上帝”掌控之中;我們是否也像可憐的楚門一樣,自以為掌控了命運,卻惘然不知自己隻是另外一種高登生物茶餘飯後調侃娛樂的小醜而已。

    目前為止,關於這三層圈套的討論已經沸沸揚揚,讓所有人都對“楚門的世界”歎為觀止,樂此不疲地議論著這部電影,那高漲的熱情讓人恍惚之間想起了“星球大戰”橫空出世之後的歲月。

    可是,現在卻有人表示,其實“楚門的世界”還有第四層圈套,這層圈套不是所謂的外星文明,也不是所謂的上帝視角,而是“自由意誌”和“精神家園”之間被人們普遍忽略的內在矛盾。

    在電影之中,無處不在的攝影機將楚門的世界真實地展現出來,代表著凝視、偷窺和控製,一種巨大的、無形的外力已經把個人的隱私徹底放在監控之下,人的存在並不服務於人本身,而成為了外力控製的對象。

    在現實生活中,其實這就可以理解為社會機構的控製和規範。比如說學校,比如說軍隊,比如說公司,監控、規範、規則等等,無處不在,人們需要用身份證、信用卡、監視器等多種方式將普通居民的信息放在控製係統之下,這種規訓無形地存在社會各個細節角落之中,人們通過宣傳、教育、訓練等多種方式,用嚴謹的道德規範來束縛思想——當然,自由的前提是遵守法規,這是社會準則。

    但是,楚門的可悲不在於無法離開天堂島,而在於在節目組的引導之下,自己束縛住了自己,失去了走出去的衝動,失去了改變的勇氣。就像是電影裏那句耐人尋味的話語一般,“因為人們接受現實”,電影裏借用梅麗爾的話語道出了這種自我束縛,“我們要供房,我們要供車,怎麽能夠說走就走?”這些枷鎖,是社會給我們的,但更是我們自己給自己的——失去了向往自由的懦弱和妥協,這種精神枷鎖才是最為可怕的。

    其實電影之中天堂島就可以看做美國保守黨派鼓吹的保守主義價值觀的諷刺,這一價值觀強調傳統價值、家庭價值,堅決反對墮。胎、同性戀、多元文化,自從裏根上任以來,這種思想已經成為了美國的主流意識形態。

    別墅裏優雅的主婦永遠頭發紋絲不亂、永遠耐心地製作著美味晚餐、永遠等待著丈夫和孩子得歸來;和善的鄰居看到提著公事包回家的丈夫,永遠熱情地打著招呼,永遠友善溫和的說著無關痛癢的新聞;就連割草機、廚房用具、咖啡、汽車都已經被規定好了,似乎中產階級就被規定了應該使用這些品牌,“楚門的世界就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模範生活,一種真正幸福的生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