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

2010 自由至死(1/3)

    在羅傑-埃伯特的這篇影評之中,以自由為切入點,對“楚門的世界”進行了深入解讀,而在評論的後半部分,羅傑又一次提到了“娛樂至死”,這個觀點也貫穿了雨果的諸多作品。

    “在雨果的作品之中,我們始終可以感受到那種對娛樂至死的嘲諷和戲弄,從‘七宗罪’到‘洛城機密’再到‘盡善盡美’,這些作品都可以清晰地看到電影對娛樂至死的批判,而這一次‘楚門的世界’更是直接就將這種批判演變成為了一場滑稽秀,聲勢浩大地上演。

    當娛樂產業發展到了極致,就連一個鮮活的生命力都成為了娛樂媒介載體,利益集團開始扮演上帝的角色,擺弄、操控、驅使著一段人生,讓這段充斥著無數謊言的生活成為娛樂產物,打著‘完美人生’的旗號去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強製性地將這段人生加諸到一個人身上。

    不僅殘忍,不僅冷血,不僅變態,而且自大、自傲、狂妄。

    在‘楚門的世界’裏,人們娛樂的對象不再是沒有生命力的物質載體,而是活生生的人類,將一個人類的情感、思想、觀念玩弄在鼓掌之中。這不僅僅是讓人不寒而栗,更是讓人怒不可遏,因為這意味著什麽?意味著下一個成為娛樂對象的……可能是你,可能是我,可能是任何一個普通人。隻要有利可圖,我們的日常生活都可能成為娛樂的對象。

    多麽可怕。

    更為可怕的是,電影給出了一個血淋淋的結局:楚門逃離了天堂島,節目終於結束了,但是觀眾卻沒有任何感覺——陪伴了他們三十年的對象就這樣離開了,而他們的下一步卻是‘還有什麽節目呢?’這才是最大的可悲,因為我們已經成為了娛樂至死的受害者,但我們卻根本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因為走出去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無論是真實的還是虛構的,當我們逐漸習慣了身邊所有的一切,習慣了自己的生活,再讓我們去接受新鮮事物,過程都勢必是無比艱難的。改變,從來都不是簡單的事,就好像讓我們跳出自己的安全領域,嚐試一件充滿挑戰的事,每個人都會感覺到不安,每個人都會感覺到恐懼。所以,更多的人都會選擇退縮回來,裹足不前,老老實實地守著自己的安逸生活,不願做出改變。

    更何況是楚門?那不僅僅是改變,那是他的生活,那是他的世界,那是他的人生,但他卻要離開這個領域,走向一個未知,走向一個‘楚門-伯班克’不具備任何意義的模糊地帶。這一份勇氣,絕對不僅僅是說說而已。一步之差,卻是人生的翻天覆地!

    看看那些固守自己安逸生活的電視觀眾,離開天堂島的楚門卻做到了常人所不能,這一份對自由的向往和追求,讓整部電影都得到了升華。

    在雨果的履曆表之中,‘榮耀至死’是所有人都不能忽視標簽,雨果帶著榮耀至死的精神,重新喚醒了搖滾信仰的種子,徹底改變了整個音樂曆史的進程;而今天,‘楚門的世界’又帶來了‘自由至死’的精神,貫徹始終,那種為了追求自由而不顧一切的思想猶如春風之中的勃勃生機,喚醒了一潭死水的冰冷社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