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

1984 典禮餘波(1/3)

    奧斯卡頒獎典禮結束了,但圈內餘波才剛剛開始而已。

    人們都在紛紛議論著“世界之王”詹姆斯-卡梅隆,這位依靠“終結者”係列、“真實的謊言”等一係列作品取得了商業方麵巨大成功的導演,將商業電影的藝術狂潮推向了巔峰,以一部“泰坦尼克號”強勢登頂奧斯卡——創造了當年喬治-盧卡斯都沒有能夠達到的高度。

    從文化影響力來說,喬治的“星球大戰”長盛不衰,幾乎可以說是從方方麵麵影響了接下來三十年的電影產業,“泰坦尼克號”在票房方麵的影響力創造了一個後人難以企及的巔峰,但這部作品的文化影響力和延伸力卻是略遜一籌的,可即使如此,詹姆斯-卡梅隆登頂了奧斯卡,但喬治-盧卡斯卻始終留下了這個缺憾——在八十年代的頂尖四大導演之中,他是唯一一個沒有能夠收獲小金人的。

    詹姆斯的作品幾乎已經達到了商業電影的巔峰,比“獨立日”更進一步,將商業元素逼向了極致,真正開啟了大片時代的序幕。奧斯卡頒獎典禮的橫掃也成為了曆史湍流之中的重要注腳。

    其實許多人都對於詹姆斯的得獎感言頗有微詞,特別是不少學院成員,他們都讓認為詹姆斯在舞台上高呼“我是世界之王”實在太過狂妄,而且太過目中無人,當天現場出現了不少名宿,就是為了見證大片時代的來臨,但詹姆斯的高傲和自大卻讓人心生不快。

    包括許多媒體人士也是如此。詹姆斯和媒體的關係向來不好——因為詹姆斯總是暴躁而獨斷,對媒體們頤氣指使,當“泰坦尼克號”強勢登頂之後,詹姆斯更是毫不給媒體麵子,落井下石、耀武揚威。這讓無冕之王們恨得牙癢癢。

    但,這就是好萊塢。隻要詹姆斯能夠繼續賣座下去,隻要詹姆斯能夠繼續為電影公司迎來利潤,那麽他就有資格繼續囂張下去。

    除了“泰坦尼克號”之外,當晚最大的亮點無疑是雨果。

    撇開雨果的一座小金人和兩部作品不說,為雨果和萊昂納多設計了當晚出席禮服的艾迪-斯理曼一舉成名。

    萊昂納多那一套看似中規中矩卻極其合身的晚禮服備受讚譽,不少設計師都認為,其實萊昂納多更加適合艾迪的設計風格,將艾迪設計線條之中的那種脆弱和柔韌氣質發揮到了極致,比起雨果來說,萊昂納多身上那種金發美少年的特別氣質無疑成為了最大亮點,令所有人驚歎不已。

    不過艾迪為雨果設計的服裝也毫不遜色,將雨果那種紳士溫柔卻又帶著古典優雅的氣質發揮到了極致。特別是別出心裁的灰色運用,在黑壓壓的一片男裝之中炫彩奪目,甚至比前年雨果奪得影帝時那套海軍藍西裝還要吸引眼球。看著站在舞台上領取小金人的雨果,時尚雜誌的編輯們都不由再次眼前一亮。

    原本名不見經傳的艾迪-斯理曼刹那間就成為了炙手可熱的人物。如果說此前幾年博柏利的崛起,更多是因為百年傳承品牌的底蘊,氣質與雨果完美結合得以令人側目;那麽這一次艾迪就依靠這自己獨一無二的設計才華引發了熱烈討論,讓人紛紛感歎又一位設計天才橫空出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