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

1914 禁錮人生(1/3)

    裴多菲-山陀爾曾經寫過,“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一直到父親的重新出現時,楚門才真正意識到自己所渴望的,不是物質生活,也不是精神生活,僅僅隻是自由。那最簡單,卻也是最困難的一個詞。

    從奴隸尋求著解放,到黑人追求著平等,再到婦女尋求著認可……整個人類曆史的推動,就是在不斷追求著自由、擁抱著自由的過程,這是人類權益之中最基本的一項,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項,但也恰恰是最重要的一項,這是人類能夠作為一個獨立個體存在的理由和基礎。沒有了自由,所有一切都不再重要。

    生活在錫賽德,生活在這個桃花源之中,楚門的生活是完美的,毋庸置疑。但隱隱約約之中,楚門卻感覺到,自己的人生像是被操控著一般,就好像……就好像上帝之手。

    他父親的去世,然後又重新複活;他初戀的突然離去,然後消失在斐濟杳無音訊;他學業的順風順水、按部就班,甚至就連畢業之後的工作都一帆風順;他妻子的墜入愛河,卻始終沒有孩子,即使有爭執也迅速消失,完美得彷佛不像真實的……

    這一切就好像,就好像是一個框架,束縛著自己,他僅僅隻是某人手中的木偶當時間到了,他就應該上學了,然後畢業、工作、結婚、生子;當時間到了,他就應該開心或者不開心,然後朋友出現準確地平複他內心所有的煩躁;當時間到了,他就應該幸福美滿,彷佛生活裏所有問題都能夠隨時被平複。

    可是,操縱著這一切的,真的是上帝嗎?

    有人說這是命運,這是命中注定,於是認命地按照命運的指示亦步亦趨,甚至放棄了掙紮,隻是抱怨著上帝的不公和命運的捉弄;但有人卻說這不應該是命運,因為沒有人可以“決定”這屬於自己的人生。

    即使是上帝,他也沒有資格決定一個人的人生,因為擁有自己人生的隻有自己本人,這一份自由是無法取代的,隻有自己才能夠決定這一段人生是悲慘是幸福、是美好是糟糕、是快樂是悲傷。旁人沒有辦法代替自己過生活,那些在外人看起來幸福美滿、看起來悲催痛苦的日子,真正在經曆的隻有自己,所以自己才是唯一一個有資格發言的人。自由,就是這個資格。

    楚門終於找到了自己內心缺少的這塊拚圖,但是他卻不知道應該如何去追求,他隻知道斐濟就是那個夢想,也許斐濟就是他追逐自由的目的地,他可以到那裏找到西爾維婭,他可以到那裏去看看完全陌生的世界,他可以擺脫束縛去尋找一段截然不同的人生……

    所以,自由的夢想是驅動著楚門做出改變的真正原因,那麽當楚門知道這一切都隻是一個謊言時,他又將是什麽心情呢?

    雨果抬起頭看著錫賽德小鎮那千篇一律的街道,沒有任何的特色,就好像是一個精心製作的箱子,普通卻精美,簡單卻細致,但卻嚴嚴實實地將整個小鎮包裹起來,那完美無瑕的生活讓人喘不過氣來,就好像剛才那位碼頭大叔所說的一樣,世界上是沒有完美的,而一旦完美出現時,卻會讓人窒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