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

1893 命定對決(1/3)

    雨果打破記錄,這不是新聞;雨果沒有打破記錄,這才是新聞。

    “洛城機密”遺憾地以一百萬美元之差沒有能夠打破“七宗罪”的北美影史九月份首映票房成績,這也成為了九月第三周最大的新聞,人們都紛紛為雨果的失之交臂而感到遺憾,特別是在“洛城機密”的評價全麵超過“七宗罪”的情況下,就更加讓人扼腕了。

    如此局麵著實讓人哭笑不得,“芝加哥論壇報”如此說到,“不明所以的人,還以為雨果這次作品票房慘敗了呢。”

    的確如此,三千三百萬美元的九月首映周末票房,對於所有電影來說都笑到肚子痛的天大好消息,更不要說“洛城機密”僅僅投資四千萬美元而已了,華納兄弟已經準備開始數錢了。但媒體卻依舊在感歎著雨果距離創造曆史隻有一步之遙,如此待遇,估計僅此一家別無分號了。

    新聞出來之後,“洛城機密”再次成為了熱議焦點,電影對五十年代好萊塢的真實展現,官僚內部的腐敗貪婪,黑幫人物的權勢滔天,新聞記者的無孔不入,三線明星的幕後規則,種族歧視的司法公正……無不成為了那個年代的標誌符號,更為諷刺的是,這些問題在進入九十年代以後,雖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卻依舊沒有根除,正如羅傑-埃伯特的評論所影射的道理:循環之局,整個社會的黑暗部分根本沒有消失,隻是變得更加隱蔽罷了。

    雖然沒有了熱門話題,但“洛城機密”本身就是一個話題,人們都紛紛在探討著:在當今社會製度之下,擔任輿論監督的無冕之王們,遭受了侵蝕,改變了初衷,沉迷於利益,專注於爆點……他們是否還能肩負起監督社會的重要職責?而現在這個社會的背後是否依舊存在著不公正的現象?

    前一個問題的範圍太大,無法逐一討論;但後一個問題的答案無疑是肯定的,從羅德尼-金的種。族歧。視案件開始,到O。J。辛普森殺妻案的轟動,再到邁克爾-傑克遜的毀謗事件,值得注意的是:這三位當事人都是黑人,在馬丁-路德-金去世二十九年後的現在,維護黑人權益已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深入司法體係、深入價值觀的歧視,卻依舊在方方麵麵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

    “洛城機密”講述了一個極端卻十分普遍的案子,幕後黑手包括了富豪、檢察官、警。探等高層人物,而他們第一個迫害的對象就是黑人,甚至直接扼殺了許多條生命;隨後他們又被利益蒙蔽了雙眼,試圖消滅前進道路上的所有阻礙——任何人。

    從五十年代開始,到九十年代的現在,司法體係真的在越來越透明嗎?無冕之王真的在履行職責嗎?富豪和官員真的不再是社會權勢階層嗎?也許“循環之局”太過黑暗,太過絕望,太過沉重,社會的確在變好,但沒有人可以否認,那些根深蒂固的問題,始終存在。

    與“七宗罪”不同的是,這一次“洛城機密”並沒有引起太多爭議,所有民眾都在自由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言論,對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無。政。府主義的示威遊行之外,人們並沒有產生太多的分歧,反而是獲得了重新審視整個社會、重新審視自己生活的機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