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

1860 來龍去脈(1/3)

    準確來說,“獨立日”創造了票房奇跡之後,整個好萊塢都在動蕩,商業大片時代的開啟對於任何一家製片公司、發行公司來說都是翻天覆地的變化,所有人都必須調整計劃。就連經紀公司的策略也勢必做出改變,這段時間對於所有人來說,是挑戰,更是機遇。

    沒有人能夠否認在這一番巨大變化的背後,“雨果-蘭開斯特”這個名字所蘊含的巨大商業價值。

    比起“獨立日”所創造的全球十二億五千五百萬美元票房來說,更為可怕的是,在“疾風驟雨”所掀起的世紀之戰、終極對決以及貫徹始終的全球巡演之中,由雨果所產生的附加價值全麵覆蓋到餐飲、交通、衣著、日用品、媒體等多個領域之中,前後帶動了至少十億美元的快速流動,其產生的附加利潤已經遠遠超過了“獨立日”那不可思議的全球票房。

    當然,對於好萊塢來說,雨果最大的價值還是作為演員所產生的吸引力和話題性。撇開電影票房的成敗不說,“七宗罪”的社會效應,“死囚漫步”的供不應求,“獨立日”的萬人空巷,還有“洛城機密”開拍的連鎖反應,以作品為核心的整個產業鏈都被盤活起來。這一筆價值,是任何一家頂級製片公司都不能忽略的。

    派拉蒙自然也不例外。

    “楚門的世界”這個項目最早是1991年出現的,當時編劇安德魯-尼科爾(Andrew。Niccol)是打算寫一部科幻驚悚電影,故事發生在紐約城。1993年,大名鼎鼎的製片人斯科特-魯丁(Scott。Rudin)買下了劇本,並且讓派拉蒙同意製作發行。原本斯科特是打算讓安德魯擔綱導演,但事實上“楚門的世界”僅僅隻是斯科特的第二部編劇作品而已,派拉蒙認為六千萬美元的預算經不起冒險。於是,在導演階段就前前後後折騰了小半年。

    在彼得-威爾確定拍板接下劇本之後,他卻提出了不同的想法,他認為原本的劇本太過陰暗,讓人倍感壓抑,他希望故事能夠輕鬆起來,以幽默的反諷來達到主題更加深刻的目的。劇本反反複複地經曆了推翻重寫、重寫再推翻的過程,最後在1995年年末找到了金-凱瑞。

    不過,當時麵對“楚門的世界”和“王牌特派員”,金選擇了後者。原因無需贅言,兩千萬美元片酬。金緊接著雨果成為了影史第二位兩千萬俱樂部的成員。

    後來,結束了“王牌特派員”的拍攝之後,金又簽約了“大話王(Liar。Liar)”,第二次拒絕了“楚門的世界”。但隨後事情的發展有些出人意料,因為“王牌特派員”票房慘敗,而“獨立日”則票房大爆特爆,這讓金的位置變得尷尬起來。

    “大話王”拍攝結束之後,金沒有再拒絕“楚門的世界”,可問題就在於,派拉蒙對金的票房號召力產生了質疑。於是,公司內部出現了分歧,一部分人認為堅持使用金,一部分則認為應該重新物色更好的喜劇演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