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

1762 會當淩頂(1/3)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第三十九屆格萊美落幕時,這就是對榮耀至死最好的形容詞,不僅因為榮耀至死一舉囊括了八座留聲機獎杯,追平了邁克爾-傑克遜當年保持的記錄,並列成為目前曆史上單屆格萊美獲獎最多的歌手;也不僅因為“疾風驟雨”這張專輯以摧枯拉朽之勢成為了榮耀至死第三張北美銷量過千萬的作品,創造了無數經典傳奇歌手都沒有能夠達到的記錄;還因為榮耀至死在格萊美上橫掃搖滾部門、稱霸綜合獎項,將搖滾在北美市場的聲勢推上了巔峰。

    七十年代之所以被稱為搖滾的黃金年代,不是因為有一支樂隊或者一名歌手稱霸市場,而是因為頂尖搖滾音樂人無處不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這一切在1977年達到了巔峰,整個市場都充斥著搖滾——而且還是佳作連連、經典不斷。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即使是披頭士、滾石樂隊、平克-弗洛伊德樂隊在巔峰時期,也沒有真正實現對整個市場的統治——無論是銷量還是獎項。當年的競爭是難以想象的。

    九十年代之所以被稱為搖滾的複蘇年代,不是說整個市場已經重新接納了搖滾,而是在一小部分頂尖搖滾音樂人的帶動之下,搖滾重新煥發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從涅槃樂隊、珍珠醬,到榮耀至死、碎南瓜樂隊,再到電台司令、山羊皮樂隊、綠洲樂隊,這一切在1996年達到了巔峰,榮耀至死和綠洲樂隊的世紀對決引爆了整個市場。

    榮耀至死在第三十九屆格萊美所創造的曆史,是一眾搖滾傳奇都沒有能夠達到的高度,單屆八座獎杯,即使是在二十年後也依舊沒有人能夠打破,但這並不意味著榮耀至死已經超越了無數傳奇,這僅僅隻是為榮耀至死贏得了躋身榮耀殿堂的門票。

    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榮耀至死在九十年代的困境之中打開了搖滾的局麵,甚至讓改變了整個市場的格局,如此壯舉堪比埃爾維斯-普萊斯利。

    在流行、節奏藍調、鄉村、嘻哈為主的九十年代音樂市場裏,搖滾已經是垂垂老矣,失去活力的搖滾雖然依舊底蘊深厚,槍炮與玫瑰、邦妮-瑞特、U2樂隊為首的搖滾勢力依舊不可小覷,經過歲月沉澱下來的音樂素養、專輯製作水準等令人稱道,死忠搖滾樂迷始終不離不棄;但事實上,傳統搖滾卻已經很難跟上日新月異的音樂發展腳步了,逐漸頻臨被淘汰的邊緣。

    這是曆史的必然,新生事物的出現伴隨著陳舊事物的淘汰。1977年朋克的出現就是曆史進程的結果;1992年垃圾搖滾的出現也是如此。

    可惜的是,特立獨行的涅槃樂隊、我行我素的愛麗絲囚徒、低調專注的聲音花園,都缺乏進一步的號召力,特別是科特-柯本的早逝,讓群眾基礎最為強大的涅槃樂隊失去了核心骨,猶如泡沫般直接消失,這讓珍珠醬樂隊孤掌難鳴。始終沒有能夠將垃圾搖滾帶到全新的高度。

    不過,垃圾搖滾的出現還是讓整個北美市場開始回暖,在這樣的關鍵時刻,新金屬搖滾應運而生,這種搖滾類型更加多樣化、更加親民化、更加年輕化,在榮耀至死的帶領之下,融合了傳統搖滾的技術和現代音樂的特點,讓搖滾重新煥發出了生命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