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

1735 一條血路(1/3)

    五十年代的好萊塢可以說是美國文化曆史上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阿瑟-米勒(Arthur。Miller)於1949年創作出了“推銷員之死(Death。Of。A。Salesman)”,這部話劇堪稱是二十世紀美國話劇的裏程碑,不僅讓阿瑟成為了一代大師,而且對整個話劇、電影、電視等文學產業產生了深遠影響。

    在這之後,好萊塢劇本產生了質的飛躍,誕生了“彗星美人(All。About。Eve)”、“亂世忠魂(From。Here。To。Eternity)”、“羅馬假日”、“碼頭風雲”、“巨人傳(Giant)”、“十二怒漢”、“桂河大橋(The。Bridge。On。The。River。Kwai)”等經典佳作。

    同時,催生了馬龍-白蘭度、詹姆斯-迪恩、蒙哥馬利-克裏夫特、保羅-紐曼四大當代巨星,以及奧黛麗-赫本、瑪麗蓮-夢露、格蕾絲-凱利(Grace。Kelly)、伊莉莎白-泰勒、英格麗-褒曼(Ingrid。Bergman)等偉大女演員。

    可以說,五十年代好萊塢的全麵爆發,讓電影產業的影響力達到了巔峰,同時也使得“電影演員”這一職業成為無數年輕人夢寐以求的工作。洛杉磯這座城市飛速發展起來,日新月異的崛起速度讓它成為了全世界矚目的焦點。

    不過,任何事情都是一體兩麵的,洛杉磯迅速發展、光鮮亮麗的表麵之下,卻始終有著暗流在湧動。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美國一躍超過了英國、德國、法國等老牌強國,穩居世界第一強國的位置——甚至於還以援助者的身份參與幫助了德國、日本的戰後重建。

    美國人的自信和驕傲迅速膨脹,幾乎整整一代人都徘徊在幻想與現實之間,醉生夢死、夜夜笙歌、紙醉金迷,整個社會都沉淪在一片祥和的景象之中。此時此刻快速發展的洛杉磯更是成為了腐敗勝地,好萊塢成為了華爾街、華盛頓的後花園,利益交換明目張膽、權色交易擺上台麵,商人、政客、黑幫、高官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千絲萬縷,幾乎整個城市都肆無忌憚。

    正是由於五十年代的社會文化迅速腐敗墮落,就連政府信用都開始一落千丈,這才直接催生了六十年代搖滾的輝煌。因為戰後出生的年輕人逐漸成長、成熟,他們有足夠的見解,卻不被重視,挫折感和避世感交錯,在這些思想浪潮的沉澱和醞釀中,1969年,伍德斯托克誕生了。

    所以說,巴裏說出如此一番話,輕易就喚醒了雨果的好奇,從搖滾出發,衍生到社會文化。巴裏的這番話顯然意有所指,雨果對於五十年代的好萊塢有所了解,但卻不夠深刻,畢竟他是1967年出生的,他所受到的文化衝擊更多來自於七十年代。

    “如果你生活在五十年代,你是不是也會成為伍德斯托克的發起人之一,比如說,把這場影響了三十年美國曆史的盛會提前十年?”巴裏說出了一個話題,引爆了雨果腦海裏的思想風暴,但卻沒有繼續深入交談,而是提出了一個大膽的猜想,幾乎讓雨果驚呼出聲。

    因為雨果就是從2014年來到了九十年代,他正在用自己微小的力量一點一點改變曆史進程,雖然雨果也不知道未來到底會演變成什麽樣,但他可以肯定的是,曆史車輪正在偏離軌道。這也是雨果不斷前進、不斷挑戰的動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