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

1717 雙管齊下(1/3)

    曆史的進程總是在不經意間以一種不容抗拒的方式到來,一個又一個細瑣的瞬間累積起來之後,曆史時刻就在猝不及防之間閃亮登場。1996年就是如此,人們曾經期待過百花齊放的1994年,也曾經驚歎過1995年,但卻沒有想到成為整個九十年代分水嶺的卻是1996年。

    1996年之後,電腦特技正式成為了好萊塢電影裏必不可少的製作元素,揭開了“大片時代”轟轟烈烈的序幕,並且在數年之後以“蜘蛛俠”的閃亮登場開啟了電影產業的新篇章。這對於整個電影產業的影響都是無比深遠的。事實上,不僅僅是好萊塢,在全球範圍內也是如此。

    依舊還是“獨立日”,這部改變了曆史發展方向的作品成為了第一部在全球範圍內票房突破十億的作品,將“電影票房”這個名詞帶入了全新的境界——同時也意味著電影公司將可以在票房市場裏尋找到更多的利益,電影產業的興盛已經可以預料到了,華爾街的進一步蠶食也可以預料到了,這甚至可以稱得上是對經濟產業結構產生影響的一步棋。

    十二億五千五百萬美元的票房,在世界各個角落無差別地掀起了一股“雨果”風暴,這也為下半年全球音樂市場的狂熱奠定了基礎。依靠著遙遙領先曆史記錄的票房成績,“獨立日”輕鬆加冕全球年度票房冠軍皇冠,連續第二年將這一頭銜收入囊中——去年“七宗罪”已經完成了這一壯舉。

    即使到了二十年之後,“獨立日”這部視效大片還是為人們津津樂道,不僅因為這部作品見證了雨果登頂巨星的時刻,也不僅因為這部作品在全球範圍內掀起的災難片狂潮,還因為“獨立日”之後災難片成為了好萊塢獨樹一幟的類型片,更不要說這部作品對整個電影產業所產生的影響了。

    在全球年終票房排行榜上,沒有任何一部作品能夠與“獨立日”比肩——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更可怕的是,年終的亞軍、季軍和殿軍票房數據疊加起來之後,依舊無法與“獨立日”相抗衡,如此強勢的表現更加讓人從內心深處感受到“獨立日”無與倫比的號召力。

    繼“獨立日”勇奪北美、全球票房雙榜冠軍,為雨果填補了職業生涯的一大空白之後,“龍卷風”也一口氣將北美、全球的票房亞軍雙雙攬入懷中。“龍卷風”在全球收獲了四億九千四百萬美元的票房數據,這也是一次巨大的成功,與“獨立日”一起書寫了災難類型電影的輝煌。

    占據季軍位置的赫然是“碟中諜”,這部開啟了湯姆職業生涯新曙光的特工電影,在全球範圍內橫掃四千五百七十萬美元,成為了今年僅有的三部票房破四億的作品。這無疑是一次巨大的成功,也創造了“007”之後的又一特工間諜品牌。不過,與詹姆斯-邦德不同,“碟中諜”裏的伊森-亨特已經被打上了屬於湯姆的烙印,陪伴無數影迷走過了無數個春秋。

    全球票房榜的前三名與北美榜單不謀而合,這也再次證明了北美電影市場在世界範圍內舉足輕重的地位。

    從第四名開始,榜單就開始出現了變化。“甜心先生”雖然在北美大受歡迎,但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相對有限,不過最終兩億七千三百萬美元的全球票房成績還是讓其成功地躋身前十,位列第九名。湯姆一個人就在北美、全球年末榜單上各自占據兩個席位,他的事業也達到了全新的巔峰,即使是比起雨果來說也不遑多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