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

1632 搖滾種子(1/3)

    早在世紀之戰開始之前,人們就一直在強調著,這是一場決定未來音樂走向的對決。但一開始,這僅僅隻是世紀之戰的噱頭而已,沒有人能夠料想到,這場戰役真的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首先是榮耀至死和綠洲樂隊的搖滾對決。

    客觀來說,雖然兩支樂隊都是1993年之後才開始崛起的,但榮耀至死應該算是舊勢力,當“幾近成名”已經開始影響美國時,綠洲樂隊才剛剛嶄露頭角。不僅如此,更重要的是,榮耀至死所代表的是搖滾思想的“守舊”,而綠洲樂隊所代表的是搖滾思想的“革新”。

    很難想象,守舊這個詞會用在開創了新金屬搖滾的榮耀至死身上,但事實就是如此。

    新金屬搖滾起源的根本就在於摒棄搖滾的繁瑣和複雜,更加親近歌迷,更加靠近歌迷,更加貼近生活。當初雨果大膽提出拋棄吉他、引入鍵盤時,幾乎可以說是驚世駭俗的,而他對編曲的簡單化更是被認為抹殺了搖滾的精髓,至今還是有許多搖滾的狂熱愛好者對榮耀至死嗤之以鼻。

    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新金屬搖滾的確走進了人們的日常生活,開始以無窮的親和力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並且在主流市場也占據了一席之地。這種音樂類型一直在持續不斷地發展著,旋律開始越來越簡單,編曲開始越來越粗暴,歌詞開始越來越直白,情緒越來越膚淺……簡單來說,就是入門門檻正在逐漸降低,這原本是雨果的初衷,但卻逐漸發展過頭了。

    以綠洲樂隊為例,他們發行第一張專輯時,就連基礎和弦都沒有學全——現在也依舊沒有學全,似乎隻需要知道幾個基本和弦,經過排列組合,然後呼喚上自己的小夥伴,一個貝斯手一個鼓手,就可以組建一支樂隊了。

    其實這是好事,因為讓所有普通人都開始加入了搖滾的創作之中,這為搖滾贏得了更加廣泛的群眾基礎。就好像六十年代時一樣,任何抱有音樂夢想的人,都加入到搖滾的行列之中,這讓搖滾邁入了七十年代前所未有的繁榮世界。九十年代後半期就是如此,搖滾不再高傲,而是放下了傲嬌的身段,與民同樂,新金屬搖滾如雨後春筍一般遍布全世界。

    所以,相比於綠洲樂隊來說,始終對技術執著不放的榮耀至死,就像是守舊勢力一般,守著過去的成功不願意離開。

    這就是原本的音樂發展軌跡,在雨果曾經生活的那個年代裏,新金屬搖滾就是這樣一步一步走向了巔峰,並且在九十年代末迎來了最高峰,成為了市場裏最為繁榮的音樂種類。

    但任何事都是過猶不及,七十年代之後的搖滾和朋克浪潮是如此,涅槃樂隊之後的垃圾搖滾浪潮是如此,綠洲樂隊之後的新金屬搖滾浪潮也是如此。創作變得越來越簡單,音樂變得越來越直接,表演也變得越來越粗糙……這使得新金屬搖滾失去了本身的魅力,不再具有靈魂,隻是一團噪音。

    如果按照曆史軌跡繼續發展下去,綠洲樂隊會帶領新金屬搖滾走向輝煌,他們所代表的音樂類型號召到越來越多的愛好者加入到樂隊創作的行列之中。但是在1997年、1998年短暫的巔峰之後,新金屬搖滾就開始一瀉千裏,甚至還沒有等邁入新世紀,就陷入了無底深淵之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