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

1617 世紀之戰(1/3)

    滴答,滴答,滴答……

    秒針轉動的聲音如此清晰,淘兒唱片行內部的安靜和外麵的喧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空氣之中的躁動和亢奮讓室內的氣氛越發顯得緊繃,唱片行裏的所有工作人員都已經準備就緒,但卻沒有任何人開口,隻是不斷濕潤著自己幹澀的喉嚨,等待著曆史時刻的開啟。那種洶湧而來的緊張和期待碰撞出耀眼的火花,讓每一秒鍾的時間流逝都變得無比清晰。

    當年的伍德斯托克之所以能夠影響如此深遠,即使是在近三十年後的現在依舊擁有不可動搖的神聖地位,重要的不是四十多萬人聚集在一起狂歡,而是那種最純粹的自由精神、享樂精神,這種精神深刻地影響到了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出生的整整一代人。

    此時此刻,榮耀至死、綠洲樂隊和瑪麗亞-凱莉之間的世紀之戰,雖然“僅僅”隻是一場單曲銷量大戰,但是隱藏在這一場大戰背後的曆史原因卻沒有人能夠忽視,這是近四年時間以來音樂市場劇烈動蕩之後的天王山之戰。

    1996年是一個十分特別的年份,越戰結束之後的美國經曆了經濟大蕭條時期,經濟危機進而引發了種。族。歧視的新一輪狂潮,羅德尼-金事件、邁克爾-傑克遜事件讓整個社會都開始動蕩;經濟複蘇之中的社會人人自危,人間溫情開始逐漸消失,金元至上在社會之中悄然腐蝕著人和人之間的羈絆,無論是“七宗罪”引發的激烈社會討論,還是圍繞在娛樂圈一係列事件之後引起的無冕之王走下神壇,亦或者是好萊塢各大電影公司開始向商業電影加大投資,背後所隱藏的都是經濟危機之後的嚴重社會問題。

    也許比不上二戰之後整個美國社會的混亂,但毫無疑問的是,這是越戰結束之後二十年以來,美國社會問題逐漸沉澱並且開始爆發的年份。

    當時的伍德斯托克就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之下出現的,那個永遠難忘的1969年,其實在當時的年代裏,很多人都認為伍德斯托克的表演十分無聊,而且也沒有質量;但是伍德斯托克給那一代人和下一代人留下了神話般的印記,成為了音樂曆史長河裏不可磨滅的印記。

    這一次的世紀之戰也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之下出現的,榮耀至死和瑪麗亞的對抗代表著搖滾與主流音樂市場的衝突和碰撞,榮耀至死和綠洲樂隊的對抗則代表著過去三年時間逐漸走向輝煌的搖滾新勢力真正走上舞台,三組歌手之間的對抗更是代表著三種意識形態、三種社會價值取向的矛盾和羈絆。

    那種沉寂了近二十年的搖滾精神再次開始在血液裏狂奔,那種依靠音樂為媒介寄托自己精神世界的信仰再次開始悄悄萌芽,那種為了逃避社會問題而沉浸於精神世界的短暫自由……真實地重現了伍德斯托克的榮光。

    淘兒唱片行裏的每一個工作人員都可以清晰感受到這種在血液裏流竄的快感,今天唱片行之外足足聚集了近兩千人,那洶湧的人潮讓唱片行看起來就像是太平洋中間的孤島,那澎湃的熱浪讓好萊塢大道看起來就像是盛夏八月的夏威夷,那激昂的尖叫讓天使之城看起來就像是二十七年前的伍德斯托克……如此場麵讓他們都失去了語言能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