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

1436 隔山打牛(1/3)

    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肯定不會希望看到這樣的局麵——“死囚漫步”在柏林電影節大受歡迎,如果這部作品在柏林拿獎了,那麽金球獎就真是丟人現眼了。

    客觀來說,世界上的頒獎典禮數不勝數,每一個頒獎典禮的喜好各不相同,金球獎最佳影片不見得就可以在柏林大展拳腳,戛納電影節的金棕櫚得獎者也不意味著奧斯卡最佳影片穩操勝券,就和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喜好一樣,頒獎典禮之所以能夠百花齊放,也就是因為他們的審美都截然不同。

    一般來說,金球獎和柏林電影節是絕對背道而馳的兩個頒獎典禮——柏林電影節的審美取向一向都以劍走偏鋒著稱,金熊獎得主都很難在金球獎、奧斯卡上有大作為,比如說1994年奪得第四十四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的“因父之名”就在金球獎和奧斯卡得勢不得分——提名拿了一大把但卻全部空手而歸。

    如此說來,即使“死囚漫步”在柏林電影節登頂,這也和金球獎沒有半美分關係。

    但當前的情況卻比較特殊,雨果拒絕金球獎出席了柏林電影節,這本來就顯示出了雨果作為一名演員的藝術品位,這讓金球獎頗為難堪;更重要的是,金球獎的得獎名單不僅僅是讓雨果“不滿意”——這是媒體推測的,而且也犯了眾怒——大部分美國媒體都認為金球獎今年大失水準。

    目前來說,金球獎一直裝作不知道,坦然地麵對一切質疑,表現出自己的沉穩和大氣。可是一旦“死囚漫步”在柏林電影節上拿獎了,這就更加坐實了金球獎的得獎名單難以服眾。即使不是絕對的,即使隻是人們玩笑話般的談資,這對於金球獎接下來的發展都會有巨大影響。

    希望能夠在商業方麵取得更多關注的金球獎,如果戴上了難以服眾的帽子,很容易就成為一個笑話。

    2014年的金球獎,即使被所有媒體群起而攻之,即使權威性一而再再而三受到質疑,但他們依舊可以自嘲,依舊可以自娛自樂,撇開所有權威性不說,隻是單純享受一起狂歡的氣氛。

    但是,現在金球獎和二十年後有著天差地別,目前金球獎才剛剛開始朝商業道路轉型,他們沒有足夠的資本自嘲,他們還是需要廣泛的基礎提供支持——這也是他們選擇了集體分蛋糕的原因,而且還分給了雨果一塊,就是希望保持麵子上的和睦,讓好萊塢各大電影公司選擇支持他們,讓觀眾影迷選擇關注他們。

    所以,如果這一次丟人現眼淪為笑柄的話,那金球獎接下來的發展就真是舉步維艱了。最好的結果就是,和在美國的情況一樣,“死囚漫步”好評一片,但最終卻不足以向獎項發起衝擊。

    美國的媒體記者們都清楚地知道這一點,這一次,他們都站在雨果這一邊,不是因為仇視金球獎——雖然不可否認也有部分原因是來自於對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這樣定義不明的組織機構的排斥,但更主要還是因為他們想要看熱鬧。

    “死囚漫步”在柏林電影節的得獎勢必會讓這場熱鬧徹底沸騰起來,這也使得記者們紛紛起哄起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