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

1350 再見對決(1/3)

    “猜火車”就是那種劇本,比起角色來說,整部電影散發著一種迷人的魅力,讓人不由自主就想要成為其中一份子,那淩厲而不羈的畫麵讓人驚歎不已,控製不住地感歎電影工業的奇思妙想。

    可是當雨果詢問裏克起這個劇本時,裏克的一句話就打破了雨果所有的幻想,“這是一個根本沒有人在乎的劇本,就連我們都忽略了它,甚至沒有想要給公司其他藝人,你覺得他們怎麽可能會想要找你呢?”

    的確,雖然成本也是重要問題,更為重要的是,“猜火車”這樣一部骨髓裏就帶著叛逆搖滾氣息的電影,它不屑於使用雨果這樣的“頂尖巨星”,讓雨果成為電影的一部分反而是一大敗筆,雨果的名聲、人氣和號召力反而會讓電影失去了原本的滋味,讓觀眾的注意力偏離故事本身,這才是一場災難。

    雨果也了解這個事實,所以裏克說,“猜火車”根本就沒有像他發出邀請,這是情有可原的。

    雖然雨果知道事實如此,他也知道“猜火車”還是更加適合伊萬-麥克格雷格,而且現在“猜火車”也早就殺青完工了,但雨果內心還是難免充滿了遺憾。

    看著手裏的“猜火車”,雨果終究還是依依不舍地放到了一旁,視線落在了沙灘椅上的“發條橙”,雨果暗暗想著,等閱讀完這本書,他應該去把“猜火車”的原著也找出來認真閱讀看看。

    無可奈何地放棄了“猜火車”之後,雨果悵然若失地看著那一大箱子劇本,不由長長歎了一口氣,果然不是劇本越多就越好的,終究還是要合適自己。選擇劇本需要的也是緣分和運氣,合適自己的完美劇本沒有那麽容易碰到。

    接近四十個劇本,最終留在了雨果麵前的隻剩下“一級恐懼”和“英國病人”。

    “一級恐懼”其實雨果個人十分欣賞,也是他更加鍾愛的作品,但角色重複性太高了,所以雨果也提不起太多興趣,他倒是更加期待愛德華-諾頓在這部處女作之中橫空出世,閃亮大屏幕。雖然愛德華始終都不是好萊塢的一線巨星,但他的才華卻不容忽視,特別是他的謙遜、他的低調、他的敬業總是讓人傾佩不已。

    至於“英國病人”,客觀來說這是一部不錯的作品,撇開奧斯卡獎項的肯定不說,安東尼-明格拉也賦予了它許多風格化的特點,這都是值得肯定的。不過在看了這麽多劇本之後,而且還錯過了“猜火車”之後,雨果也頗有些意興闌珊,提不起興趣了。

    但想了想,終究還是留了下來,看看之後會發生什麽吧。

    如此一來,雨果的下一部作品很有可能在“英國病人”和“獨立日”之間誕生,這倒是一個很有趣的事,一部是橫掃奧斯卡的學院派作品,一部則是票房橫掃的商業爆米花作品,雖然說“英國病人”得到了奧斯卡肯定之後,票房幾乎翻了一倍,在北美取得七千八百萬的票房、全球票房則達到了兩億三千萬,也是一部票房格外出色的作品,將自身的史詩特性和奧斯卡效應發揮到了極致,但這兩部作品的自身屬性從本質上來說還是截然不同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