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

1348 選擇繁多(1/3)

    雖然雨果並沒有點頭答應接下這部作品,但裏克知道在看到劇本之前就讓雨果點頭,羅蘭-艾默裏奇和迪安-德夫林的名頭還是不夠。

    不過,這卻是“碟中諜”之後,雨果第二次對大投資的商業電影表示出了正麵的回應,這對於裏克來說就是成功的第一步了。裏克知道,雨果還是采納了自己的意見,這就是好事。所以,裏克內心也在暗暗地祈禱著,這個目前定名為“世界末日”的項目最好值得凱文花費如此大力氣進行謀劃。

    雖然塞爾吉奧說可以安排羅蘭、迪安與雨果的會麵,但是在裏克看來,他們根本分量不夠,完全不需要雨果親自出麵,由他自己先去談一談,如果有需要,等劇本給雨果過目之後,再安排他們見麵也不遲。

    送走了裏克之後,雨果卻是忽然想了起來,“獨立日”堪稱是威爾-史密斯的登頂之作,1995年的“絕地戰警”讓威爾從小屏幕成功進軍到了大屏幕,之後的“獨立日”、“黑衣人”則讓他成為了第一位真正意義的黑人票房巨星,繼而開啟了他十年頂尖票房巨星的生涯,人稱“史皇”,與丹澤爾-華盛頓一起支撐起了好萊塢黑人演員的一片天。

    “黑衣人”項目史蒂文和雨果談了兩次,後來劇本直接就回爐重新撰寫了,到現在都沒有任何消息,而“獨立日”項目則改變了軌跡,二十世紀福克斯從一開始就鎖定了雨果成為男主角——當然,前提是裏克所說的“世界末日”和雨果認為的“獨立日”是同一個項目。

    其實“獨立日”選中了威爾這樣一名黑人作為男主角,並沒有所謂的政治正確性,因為這部電影的立足點是對抗外星人——更為準確一點說是美國人對抗外星人。雨果記得,在這個項目籌備的最初,定的男主角也就是白人,不過還沒有選中正式的演員,威爾就進入了視線,所以他們就選中了快速崛起的威爾。

    隻是,作為黑人演員,威爾在“獨立日”裏擔綱男主角,對於黑人觀眾還是有巨大號召力,特別是黑人和白人聯手拯救地球的偉業,更是讓美國觀眾大呼過癮,這也為“獨立日”創造票房佳績提供了砝碼——雖然也不確定黑人因素到底有多大分量。

    如果由雨果來出演“獨立日”,雨果的強大號召力對上威爾以黑人身份拯救地球的號召力,不知道“獨立日”屆時的票房成績又會有什麽變化,到底是上漲還是下跌。

    更為讓人好奇的是,如果威爾沒有能夠出演“獨立日”,那麽他未來的成就是否會有影響呢?之前雨果取代了湯姆-漢克斯出演“西雅圖夜未眠”,取代了基努-裏維斯出演“生死時速”,最後曆史車輪還是按照另外的方式回到了軌道上,湯姆和基努都還是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威爾卻不一樣,黑人演員在好萊塢要闖出一片天可沒有那麽容易。

    不過這些都隻是猜想而已,現在一切情況都沒有確定下來,首先等裏克去會見和羅蘭之後再說。

    雨果原本還以為,至少要等到今年的奧斯卡結束之後,才會接新作品,但現在看來,好萊塢的機會幾乎天天都有,而事情的發展也往往會超出計劃。不過仔細想想,雨果這一次也休息了三個多月,本來是想用這段時間好好思考一下榮耀至死第三張專輯的,可惜進度依舊不大,音樂瓶頸還是卡在了那麽,如果真的有合適作品出現的話,再次投入工作也不是不可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