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

1276 聲勢浩大(1/3)

    1995年的八月五日,周六,這注定是將要載入史冊的一天,因為在這一天,公眾第一次挺身站到了媒體的對立麵,以反抗的姿態抗議媒體的報道失實、作假。

    一直以來,公眾與媒體的關係是單方向的——媒體單方向地給公眾輸入信息,媒體報道什麽,公眾就接受什麽,這種簡單粗暴的傳播方式持續了幾個世紀,媒體也始終作為政。府的喉舌對整個公眾的輿論進行調控。

    這樣的關係持續到了二十一世紀,伴隨著互聯網的強勢崛起,首先是博客的出現,讓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新聞源,也就意味著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記者、甚至是媒體,媒體平民化迅速推進;其次是論壇、即時聊天軟件的興盛,讓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渠道開始廣泛打開,加拿大可以及時了解到南非的新聞事件,不僅僅是通過新聞媒體,同時還可以通過生活在南非的當地人士直接了解,這使得虛假新聞暴增,但也促進了新聞真實性、多樣性的革新。

    最後是社交網絡的出現,這讓媒體地位一落千丈,媒體記者和普通人得以站在同一個平台之上進行交流對話。信息傳輸的方式不僅不再是單方向,同時也不是雙方向,而是多方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信息傳輸點,向無數個節點傳播信息。

    媒體依舊肩負著輿論監督的職責,但公眾也具備了監督媒體的能力,這徹底改變了媒體產業的格局。

    但是在互聯網興盛之前,電視、報紙和雜誌為主的傳統媒體依舊是主要勢力,肩負著單方向傳輸信息的重任。

    而八月五日這一天,一場以年輕火山掀起的新聞革。命卻以巴吞魯日為中心點,如火如荼地在整個北美大陸展開。

    從羅德尼-金事件到邁克爾-傑克遜事件,新聞媒體的愚蠢錯誤所製造的慘烈後果幾乎讓整個北美大陸都深刻感受到了,無論是前者導致的洛杉磯大暴動,還是後者直接導致的整個娛樂產業和媒體產業備受質疑,都對新聞媒體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真實,這是絕對不容忽視的核心。

    即使在娛樂至死的瘋狂年代,所有一切都可以成為娛樂手段、可以成為製造盈利的載體、可以成為戲弄調侃的對象,但如果超過了真實的底線,無止境地誇張、扭曲、誤解、捏造事實,那麽整個娛樂產業也將會崩潰。

    現在,年輕火山就正式向媒體下了戰帖:還我真相!

    好萊塢需要娛樂、需要利潤、需要爆點,但同樣,好萊塢從業者也需要冷靜、需要人格、需要真相。

    巴吞魯日的一千五百名年輕火山僅僅是這場反抗運動的冰山一角,就在八月五日的同一天,洛杉磯、紐約、芝加哥、休斯頓、西雅圖、波士頓、邁阿密等二十一座城市的主要媒體辦公大樓門前都進行了遊行示威運動,甚至於加拿大的溫哥華、蒙特利爾和多倫多三座城市也加入了這一次的運動。

    據不完全統計,所有二十五個城市動員了超過五萬民眾,其中聲勢最為浩大的不是巴吞魯日,而是洛杉磯的伯班克,“洛杉磯時報”、“好萊塢報道”、“綜藝”、“紐約時報”等多家報紙位於伯班克的辦公基地前方廣場,一共聚集了三千名人潮,他們井然有序地在現場進行靜坐抗議,高舉著“還我真想”、“拒絕女巫審判”、“抗議無冕之王一手遮天”等字樣的牌子,在廣場整整靜坐了三個小時,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