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

1129 取舍難題(1/3)

    人是一種十分容易自相矛盾的動物,選擇太多也煩惱,沒有選擇也煩惱。因為選擇太多就意味著每一個選擇都有風險,自然就需要衡量和斟酌,往往所謂的深思熟慮會把問題越變越複雜;但反過來,沒有選擇就意味著無路可退,把自己逼迫到了一個角落裏,困境之中的焦躁和煩惱也讓所有一切都變得苦澀。

    但事實卻是,沒有選擇就意味著破釜沉舟,隻要抵抗住壓力,反而能夠取得意料之外的效果,撥開雲霧見明月;選擇太多卻容易激發出人類內心深處的貪婪和欲。望,總是希望能找到一個完美的選擇,從而獲得更多,“不願意舍棄、舍不得放棄”,讓多少人粉身碎骨。

    雨果就是如此,當初金酸莓獎之後,他就被逼迫到了懸崖邊上,他沒有選擇的餘地,遇到一個試鏡機會就必須努力抓住,接近全力,他沒有挑選的資格,“聞香識女人”在別人眼中看起來根本就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但是背水一戰的情況下,雨果卻殺出了一條血路。

    現在,雨果手上有如此多選擇,二十多個劇本之中選出了十個,再經過一輪排除之後居然還有四個劇本留下了。選擇哪個?舍棄哪個?看起來都是正確的,但看起來也都是錯誤的。

    沒有絕對正確的選擇,隻有最適合自己的選擇。雨果一直都清楚地知道這一點,但是真正遇到問題時,還是難免猶豫躊躇。這就是人的自相矛盾,道理人人都懂,但卻不是每一次都能夠按部就班的。

    “十二隻猴子”、“七宗罪”、“碟中諜”、“勇闖奪命島”,這四個劇本,如果按照目前奮進精英經紀公司的情況,包括裏克的期望,其實“十二隻猴子”應該率先剔除。

    “十二隻猴子”太過小眾也太過獨特,上映之後票房成績並不盡如人意,影評人口碑倒是不俗,可比起影評人來說,這部作品真正成就經典還是在錄影帶發行之後,在觀眾口口相傳之中綻放出了魅力。

    這部作品的情形和“日出之前”是十分相似的,或者更為準確一點,和“肖申克的救贖”十分相似。同樣是觀眾的追捧讓電影成就經典,同樣是主要角色對演技有所考驗,但無論哪個角度來看,“十二隻猴子”都比“肖申克的救贖”小一號。錯過了“肖申克的救贖”隻是一點遺憾,那麽錯過“十二隻猴子”也僅是如此。

    把“十二隻猴子”留下來,純粹就是雨果的個人喜好。

    那麽,雨果已經連續接拍了“低俗小說”和“日出之前”之後,又在麵臨著經紀人圈子片酬壓力的情況下,放棄“十二隻猴子”才是明智的選擇。

    剩下的三個劇本之中,“勇闖奪命島”的屬性十分鮮明:商業爆米花電影,這部作品其實就是邁克爾-貝早期的典型代表作,之後“變形金剛”係列也延續了這一風格,炫目的運動鏡頭、淩厲的剪輯風格、火爆的特效場麵、轟動的爆炸場景,濫用慢鏡頭、濫用廣角、濫用爆炸。

    在“珍珠港(Pearl。Harbor)”之前,邁克爾-貝的這些特點堪稱是好萊塢的一道亮麗風景線,開辟了商業大片的一種全新路線,影評人雖然不至於讚譽他,但也都紛紛給予了他肯定。但他卻依靠這三板斧闖天下,以至於讓不少人都產生了視覺疲勞,從1995年一直轟炸到了2014年,這也使得邁克爾作品的口碑每況愈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