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

1075 備受追捧(1/3)

    如果雨果閱讀了羅傑-埃伯特關於聖丹斯電影節、關於“雌雄大盜”和好萊塢再一次麵臨轉折點的文章,他絕對會驚訝地下巴都脫臼了,難怪羅傑是好萊塢最權威的影評人之一,他對於整個行業的敏銳把握確實是高人一籌。

    按照曆史發展軌跡,好萊塢電影的確在九十年代進入了高速發展時期,並且在1997年的“泰坦尼克號”之後進入了大製作全麵爆炸的年代,高投資高回報成為了好萊塢的極端發展模式。但進入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十年的後半段,大製作卻逐漸開始疲軟,高投資也就意味著高風險和巨額損失。

    “低俗小說”為獨立電影打開局麵之後,經過聖丹斯電影節長達十年的孕育,獨立電影在2006年打響了翻身戰,一部“陽光小美女(Little。Miss。Sunshine)”從聖丹斯橫空出世,驚豔了全美國,票房、獎項、口碑和人氣全麵豐收,不僅讓好萊塢的各大製作公司都蜂擁到聖丹斯尋求下一步“陽光小美女”,而且還改變了好萊塢大型製作公司和獨立電影製作公司之間的力量對比,獅門影業的強勢崛起改變好萊塢版圖就是寫照之一。

    所以說,羅傑幾乎可以說是預見了未來十年的好萊塢發展軌跡。

    雖然雨果沒有閱讀到羅傑的這篇專業評論,但是羅傑對於“日出之前”的讚譽評論卻是在整個聖丹斯電影節廣為流傳,並且得到了廣泛的認可。

    由於聖丹斯電影節並不受矚目,前來的專業影評人有限——來湊熱鬧的大部分都隻是記者,負責報道,不負責寫影評,像尼古拉斯那樣的,雖然他撰寫影評,但卻不是完全專業的,更多是依靠他作為圈內專業記者的視角對電影進行評論。

    “日出之前”在聖丹斯首映之後,首批評論一共隻有八篇,綜合評分在滿分十分之中落腳於八點四分。最主要是因為除了官方場刊之外的四家媒體,評分都過了九分,所以一下就把平均分提高了起來,一舉超過了兩位競爭對手,目前高居聖丹斯已經放映電影之中的榜首位置。

    其中,羅傑關於劇本的評論得到了不少認可。

    必須承認的是,“日出之前”在登陸聖丹斯之前,其實人們對於雨果的編劇功力是有不少質疑的。

    雖然過去三年時間裏,雨果創造了無數輝煌,無論是演技還是音樂,雨果都交出了令人折服的答卷,經過金酸莓獎的低迷之後,雨果就好像是鳳凰涅槃一般,創造了不可思議的奇跡,甚至改變了媒體的看法,將原本負麵連連的馬太效應改變成為了讚不絕口。

    但是,即使是馬太效應,也無法讓媒體們認可雨果的編劇能力。即使是門外漢都知道,編劇和演員、樂隊是截然不同的工種,這並不是觸類旁通就能夠學會的技能。所以,大部分新聞媒體雖然沒有對雨果冷嘲熱諷,但他們還是普遍認為,這就是一次玩票性質的嚐試。

    現在,“日出之前”閃亮登場之後卻亮瞎了所有人的眼睛,人們不由自主就想起一件詭異的事:那就是“肖申克的救贖”編劇名單之中有雨果的名字,甚至還讓雨果在金球獎上占據了一個提名席位。更為有趣的是,經過“美國周刊”的“提醒”,人們才記起來,雨果的學曆背景可是耶魯大學的古典文學。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