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

979 化學反應(1/3)

    傑西和賽琳娜來到了路邊的一家唱片行,在裏麵翻找著經典刻錄的黑膠唱片,傑西對此並不感興趣,所以隻是在閑逛著;但賽琳娜卻興致勃勃,她認真地找尋著有趣的唱片。

    “這裏真不錯。”傑西放棄了尋找,直接走到了賽琳娜的對麵,微笑地說到。

    “是的,”賽琳娜的表情就顯得興奮多了,“裏麵還有一個試聽室呢。”然後她從裏麵翻找出一張黑膠唱片,仔細地打量一番之後,遞到了傑西麵前,“聽說過這個歌手嗎?”

    傑西抿嘴搖了搖頭,賽琳娜卻是拿起來細細打量,“我想她是美國人,有個朋友和我提起過。”

    “想看看試聽室可以使用嗎?”傑西察覺到了賽琳娜的興趣,主動提議到。賽琳娜果然點頭答應了。

    這張黑膠唱片是來自一位美國民謠女歌手凱斯-布魯姆(Kath。Bloom),凱斯是一位被時間長河所埋沒的女歌手,她就好像吟遊詩人一般,將那些帶著過往印記的歌曲,一些相似的經曆、生活的寫照和思緒融入歌曲中。但可惜的是,她的才華沒有引起任何的注意,所以她離開了樂壇、專注於家庭。

    這就好像2013年的一部電影“醉鄉民謠(Inside。Llewyn。Davis)”,六十年代、七十年代民謠處於一個全盛時代,無數歌手都投身民謠,在酒吧裏駐唱,尋求著讓自己實現音樂夢想的機會,但更多時候卻不得不掙紮在生活和夢想之間,帶著迷茫的吉他在蒼莽的公路上流浪,傷痕累累中堅定地緩緩爬行,隱藏在優美歌聲之下的悲傷人生,最終消失在時間長河裏。

    那淡淡的憂愁和詩意,讓人陶醉其中。凱斯的音樂也是如此,簡單沉靜,甚至變調而暗啞,但可以感受到那在輕風之中緩緩流淌的詩意,美妙得讓人想要閉上眼睛隨著流水般的旋律輕輕搖擺。

    雨果在創作“日出之前”這個劇本時,聽得最多的不是搖滾,而是民謠,他瘋狂地熱衷於六十年代的民謠,鮑勃-迪倫這樣的大牌,更多還是凱斯-布魯姆、瓦詩提-班揚(Vashti。Bunyan)、西比-勒拜爾(Sibylle。Baier)這樣籍籍無名的歌手。特別是黑膠唱片,將這種醇厚而餘韻深長的民謠,演繹到極致,比咖啡還要醇香、比泉水還要凜冽、比陽光還要溫暖。

    這些民謠咋聽起來沒有什麽特別之處,但傾聽之後就停不下來,好像一開始回憶過去,最痛卻最美的時光就在腦海裏橫衝直撞,無法停止,以至於接近發狂,盡管記憶已經模糊氤氳,隻是在腦海裏留下殘破的發黃影響,過去那些最為複雜的感受也一點一點趨於平和,甚至恍若一場夢,但卻讓人徐徐沉醉。

    “日出之前”整部電影就好像詩意的民謠一般,映著小酒館裏奶黃色的燈光,在吉他弦勾勒之下淺吟低語。

    “來吧(Come。Here)”這首歌是雨果意外淘到的一張黑膠唱片,來自凱斯,雨果覺得這首歌實在太美妙了,“北方吹來一陣清風,它說愛情要來臨,來吧,來吧……”如此簡單卻動人的歌詞,溫柔得讓人融化,迷人得讓人沉醉,彷佛在撥動心弦一般,如同多瑙河的河水,徐徐前進,灑落一路的詩情畫意。腦海之中自然而然就浮現出了電影的畫麵。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