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

891 激烈對抗(1/3)

    六月第一周的北美電影市場完全被“生死時速”所引爆,而本周的票房總和比去年同期增長四十個百分點,前十二名的票房總和則暴增了百分之九十七,由此可見1994年的六月第一周到底是多麽熱鬧了。

    “生死時速”用實際表現征服了觀眾們,同時也證明了二十世紀福克斯之前的宣傳是正確的:這的確是一部質量過硬的作品,在首映周末觀看過的觀眾們迅速就將電影的出色口碑傳播了出去,而電影在影評人眼中也得到了一致讚譽的新聞更是讓無數觀眾趨之若鶩。

    一部就連影評人都稱讚的動作電影,一部就連女性觀眾都喜歡的動作電影,一部與當今主流截然不同的動作電影,究竟有多麽強大的吸引力呢?首周三千萬級別的票房表現僅僅隻是第一步而已,第二周的票房跌幅到底有多麽出色,這才是重點!

    所謂的票房跌幅,其實也就是電影的長線賣座能力,藝術電影靠口碑靠影評,爆米花電影靠觀眾靠特效靠話題。一般來說,正常的爆米花電影票房跌幅控製在百分之三十到四十之間,都是屬於不俗表現,但這並不能一概而論。

    比如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首映票房就突破一億門檻的那些作品,次周票房跌幅能夠控製百分之六十以下都是十分出色的數據了;再比如說喜劇電影和恐怖電影,由於目標群眾就是特定群體,所以次周跌幅隻要能控製在百分之五十左右就是勝利了。

    票房跌幅與題材本身、與首周票房表現,都是掛鉤聯係的,而且伴隨著時間的推進,次周票房跌幅和第三周票房跌幅衡量標準也會有所變化,但整體而言,能夠將次周票房跌幅控製在百分之三十以下,就可以稱得上是“出色”了,這也意味著電影的長線賣座能力承受住了考驗,電影最終票房是值得期待的數字。

    這也是各大電影公司對於電影檔期如此敏感的原因,因為下一周上映的作品就將會對本周上映作品的次周跌幅產生巨大影響,比如說“真實的謊言”就在下一周上映的話,那麽本周上映新作能夠將次周跌幅控製在百分之四十五都是一次勝利了。

    所以當初在電影檔期的盤算之中,大家都把“生死時速”當做了軟柿子來捏,因為“小成本製作的動作電影”,實在是沒有票房吸引力,即使由雨果擔綱主演也不行。

    但實際情況卻是,“生死時速”的表現出色得足以讓各大製片公司都把眼珠子挖出來,哥倫比亞影業一方麵慶幸著“狼”不用正麵應對“生死時速”的競爭,但另一方麵又開始擔憂“狼”將會在接下來一周和“生死時速”展開殊死搏鬥。

    這就是六月第二周媒體們最為關注的焦點了,當“狼”碰上“生死時速”,當傑克-尼科爾森聯手米歇爾-菲佛碰上雨果-蘭開斯特,當邁克-尼科爾斯再次麵對雨果-蘭開斯特,當七千萬美元大製作遇上兩千八百萬美元的小成本,最最重要的是,當首映式應對次周上映,結果將會如何呢?

    原本媒體毫無懸念地都看好“狼”實現橫掃,至少可以期待兩千萬級別的首映票房,而且大家都認為,“生死時速”進入上映第二周之後,很有可能受到同類型作品“狼”的猛烈衝擊,票房跌幅超過百分之五十,票房完全崩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