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

887 挑戰經典(1/3)

    “當我觀看過‘哈德森之鷹’之後,曾經一度以為雨果-蘭開斯特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出現在動作電影裏了——因為羞愧難當。但出人意料的是,當‘生死時速’登陸大屏幕時,我不得不為雨果-蘭開斯特起立鼓掌,和我一樣的,還有兩千名參加首映式的觀眾。”

    尼古拉斯-麥克倫一如既往,在誇獎雨果的同時總是不忘吐槽一兩句,這也成為了他的一大特色,在這篇名為“動作電影革新”的影評之中,尼古拉斯又站在了截然不同的視角上進行了評述。

    “動作電影又稱為驚險動作片,是以強烈緊張的驚險動作和視聽張力為核心的電影類型,電影故事總是無法跳脫固定模式,一個勇敢機智的主人公對抗令人難以置信的危險局麵,經過一係列緊張刺激的暴力打鬥和槍戰,達到一個勝利的結局。從傳統層麵來講,動作電影的觀眾對象主要是十五歲到三十五歲的男性觀眾,包含著打鬥、特技、飆車和爆炸的電影,正義戰勝邪惡為主線,而解決方法往往是訴諸暴力。

    一般來說,動作電影往往會成為票房寵兒,但卻不太容易受到評論界的認可,因為它們過於簡單化的故事結構和平麵化的正反人物描寫。

    動作電影在八十年代被推向了巔峰,‘007’詹姆斯-邦德係列、‘虎膽龍威’係列、‘奪寶奇兵’係列、‘第一滴血’係列、‘終結者’係列的巨大成功,將該類型電影推到了極致,從經典時期的曆險傳奇發展到了純粹的暴力和視聽刺激,暴力美學逐漸應運而生,影片的暴力走向遊戲化、機器化、抽象畫和唯美化,力大無窮又堅不可摧的當代英雄將特技效果和特技動作推向了更加暴力、更加瘋狂的極致,這也直接導致了電影製作費用逐步攀升,在‘終結者2’達到了極致:出現了影史第一部投資過億的作品。

    同時,這也導致了動作電影受到了更多的詬病,故事情節薄弱、單調的男性英雄、漏洞百出的故事和角色設計、空洞無味的劇情挖掘,更是讓影評人們對動作電影嗤之以鼻。如果用一句話總結近年來的動作電影就是,‘啪啪啪,砰砰砰,轟轟轟’。無止境的打鬥、無止境的爆炸,再加上無止境的打鬥,這就構成了一部電影。

    但‘生死時速’的出現卻為動作電影開辟出了一片嶄新的天地:沒有爆炸、沒有打鬥、沒有特效、沒有高投入,認認真真講故事,依舊能夠打造令人讚歎的動作電影!

    事實上,‘生死時速’並不能說是‘創新’,而應該說是複古,在動作電影走向極端之前,六十年代的動作類型片在缺乏高額投資的情況下,依舊能夠拍攝出讓人讚歎的作品。‘生死時速’就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人們發出了一個提醒:兩千八百萬美元的投資,一樣可以拍出優秀的動作電影!

    在電影曆史上,像‘生死時速’這樣不被看好結果卻在首映式結束之後迎來瘋狂讚譽的動作電影,十分罕見,更何況,這還是一部‘新’作品。導演簡-德-邦特僅僅是首次執導電影,卻一鳴驚人;桑德拉-布洛克、萊昂納多-迪卡普裏奧都算是新人,再搭配過去兩年強勢崛起的雨果,幾位主演的表演自然卻成熟,風格清新流暢,配合完美無缺;最重要的是,這部作品的內容與技巧上比起以往的動作電影取得了不少創新突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