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

743 果敢決斷(1/3)

    當雨果看到托馬斯-維蘭德親自送來的服裝時,其實頗有些傻眼,他第一個反應就是,“這批服裝我上次不是挑選過了嗎?”

    托馬斯是博柏利美國分部的區域經理,上一次“辛德勒的名單”首映式服裝讚助合作時,就是由他親自上門拜訪的,而這一次也是如此。隻是,雨果卻覺得有一點曆史重演的錯覺,不僅送衣服上門的人是同一個,而且所有衣服也看起來是同一批——今天的服裝和“辛德勒的名單”時幾乎沒有任何區別。

    托馬斯被雨果這樣一說,直接就愣住了,“不是啊,這些都是我們的春季新款,還有少部分是下半年秋季準備推出的特別款。”托馬斯看著雨果臉上那不敢置信的表情,不由走到了龍門架最旁邊,指著這一頭的三套西裝,“這是我們設計師專門為奧斯卡設計的晚宴禮服,完全根據你的身材量身打造,你可以看一看。”

    自從托馬斯決定依靠雨果來打開洛杉磯的服裝市場之後,博柏利其實就一直對雨果的一舉一動十分關注,不得不說,托馬斯的眼光還是十分不錯的,這前後才三個月的時間,雨果就已經成為如今最炙手可熱的存在。

    正是由於托馬斯的積極態度,這才使得雨果在挑選奧斯卡晚禮服時,第一個就選擇了博柏利來今天觀看。其實雨果對於阿瑪尼也沒有了排斥感,當初的事情雖然讓人不快,但事情早就已經過去了,他也沒有一直記仇的打算。隻是,因為博柏利給雨果留下了良好印象,所以他率先選擇博柏利進行挑選。

    很多時候,就是這一個先後順序,一個傾向性的態度,卻能夠改變無數事情。這種細微的差別,卻往往能夠改變曆史。就好像這一次,阿瑪尼和博柏利在起跑點上的微弱差異,就導致了截然不同的結果。

    其實雨果對博柏利的良好印象是從穿越之前延續下來的,因為二十一世紀之後的博柏利確實十分不錯,廣泛地受到年輕族群的歡迎;而上一次在“辛德勒的名單”也有了愉快合作的經驗,所以雨果才堅定不移地選擇了博柏利。

    但雨果卻沒有意識到,九十年代初期博柏利之所以在美國隻能算是二線品牌,這不僅和博柏利戰略政策的保守有關,同時也和他們的設計保守有關。

    現在由阿瑪尼、古馳、香奈兒等一大批時尚品牌所引導的設計總監形式已經成為了主流,換而言之也就是重視天才設計師的才能,由一名頂尖設計師來把握市場脈搏,為品牌製定方向,然後再設計出一係列服裝。卡爾-拉格菲爾德(Karl。Lagerfeld)、湯姆-福特(Tom。Ford)、伊夫-聖-洛朗(Yves。Saint。Laurent)都是在這樣背景之下誕生的頂尖設計師。

    可是博柏利卻不願意跟上這樣的潮流,從1926年延續下來的設計師群理念,一直持續到了現在,他們始終沒有推出一位具有領袖氣質的設計師擔任設計總監,讓設計總監為品牌注入獨特的風格,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1998年才結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