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

728 投資合夥(1/3)

    在這個社會上,不同位置決定不同視角,這是永恒的真理。

    在一名普通的小職員眼中,一億美元、十億美元就是無法企及的巨額財富了;但是在那些金字塔塔尖的人們眼中,可能幾句話的差異就會導致一億美元、十億美元的差距——這也許隻是添頭而已。

    同樣,在大部分演員眼中,簽約三大頂尖經紀公司就是了不起的成就了;但是在真正頂尖的演員眼中,經紀人隻是他們工作團隊中的普通一員而已,他們甚至會成立屬於自己的製作公司,將主動權、經濟命脈都掌控在自己手中。

    簡而言之,就是給別人打工還是給自己打工。

    最為經典的案例莫過於夢工廠了,史蒂文-斯皮爾伯格這位導演大佬,聯手迪士尼工作室的動畫大佬傑弗瑞-卡森伯格(Jeffrey。Katzenberg)、唱片業呼風喚雨的頂尖人士大衛-格芬(David。Geffen),創建了未來好萊塢第七大玩家的頂尖電影製作公司夢工廠,夢工廠的全名是“DreamWorks。SKG”,其中的“S。K。G”就分別代表了史蒂文、卡森伯格和格芬。

    這三位大佬立誌將夢工廠打造成為好萊塢的新亮點——不依靠大財團的背後支持,成為首屈一指的頂尖存在,這對於好萊塢產業來說絕對是一個巨大的衝擊。要知道,電影誕生的一個世紀曆史長河裏,能夠被稱為頂尖電影工廠的公司,無論是最早的八大,還是現在的六大,都是依靠雄厚的財團支持,得以占據好萊塢金字塔塔尖的。

    事實上,夢工廠也的確做到了,在這間電影公司成立之後的十年時間裏,他們一方麵完全改變了好萊塢的動畫市場格局,將迪士尼一家獨大的局麵演變成為迪士尼、夢工廠和皮克斯三足鼎立;另一方麵又在電影領域掀起了腥風血雨,成功地將好萊塢六大電影公司改變成為七大。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就是典型的範例,將自己從棋盤裏的一顆棋子演變成為下棋博弈中的一員,一步一步地將夢工廠帶到了巔峰位置。

    當然,作為下棋者麵對的又是另外一個世界,他們主宰了自己的命運,但要掌控自己命運的走向卻要耗費更大的能量,“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夢工廠堅持了十年之後,終究還是受困於缺乏財團的支持,在這個被華爾街掌控的好萊塢世界裏,夢工廠最終還是妥協了,不得不選擇合作對象,緩解自己在資金鏈上的巨大壓力,同時也緩解夢工廠缺少發行能力的短板,他們先後和好萊塢其他六大製片廠都有過合作。

    在雨果穿越之前的2014年,夢工廠旗下被分為了兩個部分,動畫部門和二十世紀福克斯簽署了合作協議,而電影部門則歸屬於迪士尼旗下。這也就是說,即使身為下棋者,也不見得就能夠完全掌握自己的命運,在資本社會,任何一個階層都有不同的困難。

    但不可否認的是,身為演員,由經紀人來決定他們的前途,還是由他們來決定自己經紀人的工作,這是有巨大差別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