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

653 雷霆一擊(1/3)

    “國家詢問報”至今都還沒有完全從女巫審判的餘波之中緩過神來,不過他們原本就聲名狼藉,所以對於“名譽”這件事也並不是十分看重,這一次關於雨果的謠言,雖然其中有些蹊蹺,但“國家詢問報”為了搶新聞獨家,希望報紙盡快從低穀之中恢複過來,結果還是犯了老毛病——在求證事實之前就把新聞見諸報端了。

    當看到“國家詢問報”的報道之後,緊接著,約瑟夫的動作就開始了,“美國周刊”馬上就撰寫評論強烈譴責“國家詢問報”,不過詹姆斯-拉特撰寫的這篇文章十分討巧,他並沒有詳細說到底是什麽事件,隻是說“國家詢問報”傷疤都還沒有好就忘了疼,一直在捏造新聞,在沒有調查的情況下就製造爆點、吸引眼球,這種行為對於整個新聞界來說都是一種可恥的存在。

    “美國周刊”隻是一本八卦雜誌而已,他們的文章本來就是娛樂為主,當讀者閱讀到這篇評論時,更多是對“國家詢問報”嗤之以鼻,等懷抱著好奇心翻開“國家詢問報”閱讀新聞時,先入為主的觀念就會讓大部分人一笑置之,認為“美國周刊”的話語實在是再正確不過,“國家詢問報”又一次捏造新聞了。

    畢竟對於普通觀眾來說,他們的視角和圈內人是不一樣的。圈內人看待這個新聞,是看到雨果依靠潛規則贏得演出機會,這才贏得了展現自我的機會;但是在普通觀眾眼中,卻是看到雨果在四部電影裏展現出的絕對實力,自然認為雨果是依靠實力從試鏡之中勝出。

    這種觀念的差異,再加上“美國周刊”製造的先入為主觀念,普通觀眾自然是認為“國家詢問報”故態複萌了。

    最重要的是,除了“美國周刊”之外,就沒有任何其他雜誌對這次事件進行報道,也沒有譴責“國家詢問報”,就好像這隻是一場八卦雜誌之間的鬧劇一般。所以泄露出去的流言隻是掀起了一點點波瀾,緊接著就沒有了蹤影。

    但是,“國家詢問報”的這一個並不成功的爆料卻成為了約瑟夫下一步計劃的突破口。不久之後,“洛杉磯時報”就驚爆一起好萊塢醜聞,被人們戲稱為“刷票門”。

    “洛杉磯時報”撰寫了一篇文章,揭露好萊塢某位女性大牌製作人的惡劣行徑,這位女性製作人曾經監製過奧斯卡提名的作品,也曾經奉獻出票房出色的長紅係列,是一位實力十分出色的資深人士,雖然近幾年來因為作品的連連失利導致媒體曝光率急速下滑,但依舊頗具實力。

    這名製作人近來的一件醜陋行徑讓人不齒,為了宣傳自己最新推出的作品,她不惜利用職權之便進行了可恥的“刷票房”行為,雖然金額數目並不誇張,僅僅是幾百萬而已,但卻完全破壞了圈內公平競爭的原則,北美票房市場應該是一個以觀眾為導向的存在,而不是由少數“權威人士”興風作浪的遊戲場。

    該女製作人不僅進行了刷票房,而且捏造諸多負麵新聞去打擊直接競爭對手,最為可恥的是,她試圖用潛規則的醜陋新聞將某位演員拉下馬,對這位演員進行了無恥的汙蔑和指責;但事實卻是她看上了這名演員,求愛失敗,潛規則也未能成功,因愛生恨,於是利用手中職權對其進行打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