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

616 一年輝煌(1/3)

    當1993年結束時,雖然榮耀至死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人們還是普遍更為關注雨果在電影領域取得的成就。可是在十年後、三十年後、乃至更加遙遠的未來,人們才意識到,雨果在1993年最大的輝煌正是來自於榮耀至死的“幾近成名”這張專輯。

    “幾近成名”這張專輯不僅僅掀起了一股搖滾改革風潮,而且還成為了搖滾新浪潮的起點,在此之後拉開了長達十年的搖滾複興之路,新金屬搖滾讓屢次被人們邊緣化的搖滾真正進入了主流市場,成為整個音樂曆史文化之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讓人們恍惚再次看到了嬉皮士文化崛起的年代,伍德斯托克式的烏托邦雖然再也沒有出現,但伍德斯托克式的狂歡卻伴隨著搖滾的平民化和多樣化逐漸流入了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

    當然,“幾近成名”隻是一個轉折點,這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過去二十年時間沉澱下來的所有變化在1993年迎來了井噴,並且在“幾近成名”這一記響雷重錘的刺激下完成了蛻變。

    可以說,涅槃樂隊在1991年重新喚醒了搖滾熱潮,而榮耀至死則在1993年將這股熱潮完全引爆。

    站在曆史長河的高點,人們才幡然醒悟,真正的曆史總是在不知不覺中就完成的,而等到時間沉澱之後才會發現那個時刻的偉大。

    但是站在1993年最後一天的位置上,人們卻很難發現僅僅發行五周的“幾近成名”到底有多麽重要,因為所有的討論所有的爭執都正在不斷醞釀不斷爆發之中,距離“曆史定論”還有很遙遠的差距。所以,人們都把目光鎖定在了雨果取得的電影輝煌,這也是朗-梅耶和裏克-羅森願意來到一樓接待雨果的重要原因。

    雨果在1993年先後推出了兩部作品,分別是“西雅圖夜未眠”和“辛德勒的名單”。

    “西雅圖夜未眠”在暑期檔創造了小成本電影的奇跡,並且成就了雨果一千五百萬美元片酬的重量;“辛德勒的名單”成就了史蒂文-斯皮爾伯格,但同時也成就了雨果,無論是電影票房還是作品口碑,亦或者是輿論焦點,這部電影都絕對稱得上是全年的最大贏家。

    在北美年終票房排行榜之上,取得三億五千七百萬美元總票房的“侏羅紀公園”一馬當先,毫無疑問地輕鬆稱雄北美電影市場;羅賓-威廉姆斯主演的喜劇作品“窈窕奶爸”則成為以小博大的最佳典範,兩千五百萬美元的投資最終拿下了兩億一千九百萬美元的票房數據,拿下年終亞軍,再次證明了羅賓身為喜劇演員的天王地位。

    位居季軍的作品卻是跌破了所有人的眼鏡,“辛德勒的名單”成為今年第三部票房破兩億美元的作品,兩億零五百萬美元的數據著實亮眼,不僅創造了黑白電影的票房新記錄,而且僅僅兩千一百萬美元的投資也是讓人對收益比率眼紅不已,這也堪稱是史蒂文作為導演職業生涯中最成功的一部作品。

    如果說“辛德勒的名單”占據季軍位置還有跡可循,畢竟史蒂文的號召力不容忽視,那麽“西雅圖夜未眠”居然能夠依靠一億八千九百萬美元的數據在年終排行榜上占據殿軍的位置,這就著實讓人錯愕不已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