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

540 感同身受(1/3)

    KIIS電台絕對沒有預料到今天的節目會以這樣的方式結束,就連喬喬-萊特作為話題發起人,都沒有想到雨果居然會給出這樣直接、強勢、勇猛的回答,這顯然讓喬喬有些頂不住了。

    據統計,KIIS在節目最後五分鍾的收聽率一度飆升到了百分之五十,這意味著大洛杉磯地區有超過五百萬都打開了收音機,對節目進行了收聽。可以說,大街小巷裏所有人都在聽著雨果這一番驚世駭俗的言論。

    在這個時刻,原本就已經是焦點中焦點的邁克爾-傑克遜案件,此時又因為雨果這大膽果敢的言論成為了所有人熱議的中心。

    喬喬看著眼前怒不可遏的雨果,他忽然就明白了過來,雨果不僅僅是為邁克爾-傑克遜辯護,更是為他自己辯護,甚至可以說是為所有娛樂圈人士辯護,雨果這是感同身受地站到了整個媒體的對立麵。

    其實,在整個娛樂圈,因為媒體捕風捉影、扭曲黑白、指鹿為馬而困擾不已的人,絕對不止一兩個,即使說每一個娛樂圈人士都品嚐過這種苦澀也不為過。當然,心態積極的人就會像雨果之前那樣自我調侃:有新聞總比沒新聞好,有多少默默無聞的三線藝人還故意去製造新聞炒作渴望贏得關注,但是,這一次媒體的惡意炒作卻已經超過了底線。

    就如同羅德尼-金事件一般,媒體一手遮天,依靠自己的主觀進行了判斷,打著伸張正義的旗號,坐著謀取利益的肮髒事,結果他們毀了幾個普通人的人生,但他們卻不用負責任,因為有“言論自由”的免死金牌做掩護。

    在崇尚言論自由的美國,每一位公民都可以自由發表自己的政治觀點,可以批評政府的政策失當,即便你的批評缺乏事實根據,甚至完全失實,政府也不會告你誹謗。

    這樣的情況雨果當年初的金球獎事件裏就經曆過一次,美國出於對言論自由的保護,政府公務員和公眾人物的毀謗罪名幾乎都很能得到法院的認定,而且,美國對於名人或者公眾人物的定義十分廣泛,雖然法律上沒有很明確的規定,但根據美國的一些案例顯示,有些法官認為你的大名在媒體上公開報道過三兩次,就算是名人了。

    從這裏就可以看出,美國給予言論自由多麽強大的權力了。

    美國政府之所以會這樣做,一方麵則是保護人們的基本人權——發言權,另一方麵則是眾所周知地賦予媒體監督責任。

    所謂媒體的監督責任,其實就是通過報紙、雜誌、電視、電台等公開媒體對輿論進行監督,從而保證政府機關的正常運行。簡單來說,如果有人貪汙受賄,媒體能夠在追求真相過程中揭發出來,然形成輿論監督,這對於政府的運行是有很大幫助的。可以說,媒體就是社會的眼睛。

    正是由於媒體的這種監督職責,所以政府必須保證媒體的獨立性,保證他們不會受到“強大勢力”的幹擾。

    當然,眾所周知,媒體也不是萬能的,社會是人的社會,有人在的地方就勢必會有利益勾結的存在。反過來,社會這樣黑暗麵的存在又更加要求媒體的公正、公平、透明和真實。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