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

526 首批樂評(1/3)

    榮耀至死的首張專輯“幾近成名”發行之後,媒體的關注是可以預料到的,畢竟之前樂隊長達近五個月的公路巡演已經製造了一次話題,而作為樂隊主唱的雨果更是依靠著“辛德勒的名單”成為了1993年年末最炙手可熱的話題人物。

    從這個角度來說,樂隊首張專輯自然是不少人矚目的焦點,即使是樂隊將自己首次正式亮相的地點選擇在了伯克利的一家獨立唱片小店變形蟲音樂,也吸引了三十多名記者抵達現場進行報道,這就可見一斑了。

    但是“幾近成名”這張專輯推出之後,卻引起了火山噴發一般的媒體反應,這可是所有人都沒有料想到的,前前後後數百篇的報道和電台節目一天三次的討論節奏,這幾乎讓“幾近成名”這張專輯的火熱程度直逼最近一段時間“辛德勒的名單”所引起的猶太人劇烈反應,這絕對可以說是無法預測的一個局麵。

    事情必須要追溯到“幾近成名”的首批樂評上。

    “幾近成名”在周四發行之後,由於超高的關注度,周五就有兩篇樂評同時亮相。兩篇樂評分別來自於兩本雜誌,“自轉”和“另類選擇(Alternative。Press)”。

    這兩本雜誌都可以說是另類音樂的先鋒雜誌,“自轉”如今已經成為了獨立音樂中最具代表性的雜誌,其銷量甚至可以與“滾石”拚一拚;而“另類選擇”則是1985年成立於俄亥俄州,這本雜誌以硬核搖滾為主,收錄大量的另類搖滾、流行朋克、金屬核類型的地下樂隊,每一期雜誌內容都是以地下樂隊的訪談、照片、作品為主。

    “另類選擇”的主要訂閱群體就是忠實搖滾愛好者,它比“自轉”還要更加專業更加小眾,“自轉”關注的音樂範疇還包括了嘻哈、雷鬼、鄉村等不同的音樂類型,所以雖然都是關注獨立音樂、另類音樂、地下音樂,但二者的訂閱群體有交錯,也有區別。

    這兩本同樣創立於1985年的雜誌,成立之後就是巨大的競爭對手。“另類選擇”在搖滾鐵杆粉絲之中擁有更高的聲望,它的銷量主要集中在西海岸,東海岸市場十分低迷;“自轉”單純在搖滾領域的權威是比不過“另類選擇”的,但是它關注音樂類型更為廣泛,也成為了獨立音樂界的偶像級刊物,它對於另類音樂的堅持也區別於“滾石”的保守和大眾,這使得雜誌對於忠實音樂粉絲來說,是不可取代的存在。

    顯然,兩本雜誌本身就是直接競爭對手,不過目前“另類選擇”還是局限於西海岸、局限於搖滾狂熱愛好者之中,而“自轉”的市場已經在整個北美全麵開花,即使是一些流行音樂愛好者,隻要是對獨立音樂有興趣的,都會對這本雜誌有所關注。

    這一次,“幾近成名”的首批樂評就引爆了“自轉”和“另類選擇”之間的競爭,顯然,這兩本雜誌對這張專輯抱著截然不同的觀點。

    用“不喜歡”或者“討厭”來形容“另類選擇”的樂評人文森特-布魯克(Vincent。Brooke)對於“幾近成名”這張專輯的態度已經不足夠了,他選擇的形容詞是“憎恨”,而且還在這個形容詞前麵加上了三個重疊副詞“十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