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

097 哀聲一片(1/3)

    1992年的夏天,洛杉磯的空氣裏就彌漫著讓人窒息的熱度,羅德尼-金事件愈演愈烈,已經成為了全球矚目的政治事件,深刻反映了美國多民族多文化的錯綜複雜;同時,由“本。能”、“致命武器3(leus)”、“不可饒恕(unfiven)”等電影構成的暑期檔也火熱非常,特別是今年夏天前後拿下五周冠軍、製造了無數話題的“本。能”點亮了1992年的整個電影市場。

    進入秋天之後的電影市場顯然是逐漸沉澱了下來,缺乏帶動觀眾的拳頭產品,使得九月、十月的電影市場顯得有些意興闌珊。

    事實上,感恩節檔期、萬聖節檔期在北美影史上一直都不太受重視,或者更準確來說是觀眾沒有走進電影院的習慣,這種情況延續到了2001年“哈利-波特與魔法石(one)的上映,這才開發出了十一月份的票房潛力,從此成為了北美電影市場全新的聚寶盆。

    另外一方麵,1998年“莎翁情史(shakespeare。in。love)”在韋恩斯坦兄弟(e。ryan)”,拿到了第七十一屆奧斯卡的最佳影片。這個結果至今被譽為奧斯卡曆史上的恥辱之一,從而也帶出了頒獎季的定義,從十月份到十二月份諸多藝術電影紛紛上映,為在各大頒獎典禮中取得好成績、為問鼎奧斯卡小金人而苦心經營。這也使得年末的電影市場別有一番熱鬧景象。

    不過在1992年的現在,既沒有感恩節檔期的爆發,也沒有頒獎季的喧鬧,在聖誕節之前的三個多月時間裏,電影市場完全是一片寂寥。所以對於專業電影雜誌來說,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可以成為報道的焦點。

    比如說,金酸莓獎最差男主角現任得主雨果-蘭開斯特的新作“聞香識女人”就要在十月十六日上映了,而且還是和近況趨於平緩的阿爾-帕西諾合作,再搭配上沉寂長達八年之久的導演馬丁-布萊斯特,這樣一個組合可是十分值得玩味的;再比如說,一周之前,“大河戀”才剛剛上映,圈內人士都知道,這部電影是特蕾西-雅各布斯製片的作品,而在試鏡階段是淘汰了雨果選擇了布拉德-皮特,這樣的對陣也是趣味盎然。

    “洛杉磯時報”的記者尼古拉斯-麥克倫自然是不願意錯過這樣的大好話題,他在一周之前就早早開始策劃,第一時間就對“聞香識女人”的上映情況進行了預測。

    “布萊斯特曾經在‘比佛利山警探’展現了他驚人的喜劇天賦,但可惜的是這樣的天賦伴隨著時光的流逝已經所剩不多,而這一次布萊斯特居然挑戰正劇,這讓我們頗為愕然。改編自意大利1974年同名作品的‘聞香識女人’,是一部話題沉重而深刻的影片,在布萊斯特的鏡頭之下,我們很難有更多的期待,在對影片進行展望時,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重點應該放在哪裏,是正劇的幽默感,還是喜劇的嚴肅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