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路救贖

第二百九十五章 戰爭暫時的結束(3/4)

    同時,要暫時向中國表示出和解的姿態,以便就近利用中國的資源,開動工業機器,大發戰爭財。

    當然,一場對中國的複仇之戰是不可避免的,但這應該是未來的事情了。應該承認,目前日本並沒有將戰事進行到底的實力,拖下去的戰爭將是兩敗俱傷,誰也沒好處的結局。

    日本參戰為了什麽?不就是預測協約國必將最後獲勝,同時考慮到奪取德國屬地比奪取英、法、俄等國屬地更容易些嗎?

    可是戰事以這樣的結果告終,就必然要有人出來承擔責任,大隈重信自然就成了替罪羊。按照古島一雄的法:大隈內閣根本不行,隻不過是官僚軍閥的爪牙而已,不仰山縣有朋之鼻息則一事無成。

    其實,元老們對大隈內閣的最大期待,就是壓製政友會和解決不受歡迎的陸軍增編兩個師團的問題。

    由於歐戰的爆發,再加上元老們已經有了更合適的人選來達到他們的目的,所以,他們認為已沒有必要再為大隈內閣的崩潰踩刹車了。大隈在元老們的逼迫下,決心辭職,並上奏由加藤高明接任首相,遭到拒絕。隨後,朝鮮總督寺內正毅成為首相,開始組閣。

    在政府更迭之際,日本便以極快的速度宣布單方麵停火,然後幾乎是立刻撤退了山東沿海的軍艦和殘存陸軍,並且通過英法兩國向北京政府表示他們願意談判解決中日之間紛爭的誠意。

    與此同時,日本海軍建立了由戰列艦香取、鹿島、薩摩以及戰列巡洋艦鞍馬等艦組成的“特別南遣支隊”和“第二南遣支隊”,載著陸軍向太平洋赤道以北的德屬太平洋島嶼開始進攻,到10月19日便已占領了全部既定目標。

    日軍每占一處,即在該地豎立日本國旗,建立軍政署,儼然已將其視為日本領土。占領馬裏亞納群島中最大的塞班島時,日本人甚至將軍艦內神社裏供奉的“經津主神”“分祀”於該島,在原德國燈塔附近建造了“香取神社”。

    青島戰事暫時平息了,沒有正式宣戰,也沒有正式停戰,這場戰事就以這樣一種奇怪的結局收場。

    但這場戰爭對於中日兩國的發展卻是影響巨大,中國借著戰事,掀起了民間反日的情緒,並全麵對日本采取了禁運,對日貨進行了抵製,也對中國境內,特別是山東、河北境內日本的間諜活動予以了無情打擊,共遣返回國近千人。

    而戰事的勝利,使得中國一片歡騰,無數民眾湧上街頭,進行勝利大遊行,無數人扯破了嗓子在那裏歡呼,無數人拍紅了巴掌,無數人的眼眶裏麵湧滿了淚水。在這個時候,每個人的胸膛都已經被喜悅和自豪充滿。這種自豪的感覺是如此的銳利,似乎就要撕破自己的胸膛迸飛出來一樣。

    甲午戰爭中,日本打垮了這個老大而且在沉睡的國家,使中國蒙受了最沉重的恥辱和負擔。近代國家屈辱的曆史,讓很多人一度覺得這個國家沒有指望了,覺得這個民族沉淪了。人們變得麻木,變得和光同塵。

    但現在,戰事的勝利調動出了這個國家每個人潛藏在心裏的自尊和自強的感情,吸引了無數的熱血的年輕人去為國家的強大而獻身。在短短幾年裏,雖然中國剛剛發展起來,但是人們的心理已經完全改變了,大家看到了崛起的希望,看到了複興的可能。

    全國義務兵役製的法案趁著民心沸騰的浪潮中迅速的通過頒發了下去,明年的軍費預算雖然提高了近百分之四十的額度,但通過也無懸念。

    經過這場戰事,民眾們都明白,沒有強大的國防力量,安全就沒有保障。而陸海軍的表現,也向他們證明,錢花到他們身上,值得。

    在世界局勢劇烈變動的情況下,擊退了最凶惡的敵人——日本,中國終於贏得了可貴的和平發展地機會,而且處於極為有利的國際環境之中。

    中國海陸軍在戰爭中表現出了全新的裝備和戰術戰法,再加上雄厚得令人恐怖的人力資源,發展的潛力讓世界為之側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