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山迷情

第二十章、調動(1/4)

    在羅子貴的追悼大會上,市委書記,市長何偉力親自致悼詞。

    何偉力所致悼詞簡潔精練,重點突出了羅子貴同誌愛民、親民的特點,總結了羅子貴同誌勤勞、樸實、廉潔、忠誠、奮鬥的一生,特別是他那和最底層群眾打成一片,和他們同苦同樂,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為他們做好事、辦實事,排憂解難,羅子貴同誌理論聯係實際,密切聯係群眾的作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是我們各級幹部應當努力學習的好榜樣。

    最後,何偉力用“功高不改忠貞誌,位尊難移公仆心”這兩句詩為羅子貴的一生作了總結。

    何偉力說,“自古勁節出廉政,從來民心盼陽春“。古往今來,一個時代總有一個時代的眷戀,一個時代總有一個時代的感動。而總有那麽一群人,無論其生活在哪一個時代,他們的淚水、汗水、熱血和辛勞總會使我們對那段過往充滿溫情和敬意。這個群體中有一類人,他們居廟堂之高,則懇懇以盡忠,處江湖之遠,則謙謙以自悔,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人民公仆。所謂人民公仆,就是那些心中時刻裝著百姓,以百姓的喜怒哀樂為自己的喜怒哀樂,關心百姓的衣食住行勝過關心自己的衣食住行的人!雖然他們的音容笑貌會在時光中消散,但他們當年的德行與事業卻能薪火相傳。

    羅子貴同誌無疑就是這樣的人。他為鬆山人民嘔心瀝血的二十多個春秋中,竟然家徒四壁,以致雖不閉戶上鎖也無小偷上門。這正是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係,利為民所謀的鮮活寫照。隻要是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就是他的努力方向。為什麽一一介宣傳部長的家中如此清貧?因為他把發展的成果藏在人民的手裏。為什麽一個部長的家門不用上鎖?因為他看守著人民用血汗創造的事業總是如此的忘我。一個國家因有羅子貴這樣的公仆而長盛不衰,一個民族因有羅子貴這樣的孩子而相信未來。

    曆史是公正的,人民是清醒的。願當今天下的幹部都以羅子貴同誌為榜樣,真真切切地對得起“人民公仆”四個字,不負黨和人民的期望,不負民族的重托。當然,雖說夙夜在公,忠於職守,但也請關心自己的家人,讓他們感受到應有的小幸福。真正的公仆是特殊材料製成的人,也是有血有肉的人。願那些像羅子貴同誌一樣鞠躬盡瘁的幹部及其家人幸福,更願人民在他們的帶領下也過得幸福。

    當追悼會結束,何偉力和參加悼念的人群目送羅子貴遺體到火葬場時,尤友貴夫婦、趙小虎兄弟和幾十名專程從邊遠山區趕來的老大爺老大娘們,齊刷刷地跪在冰冷堅硬的地板上,麵朝緩緩離去的靈車,痛哭失聲。

    民心,一把無形的尺子。何偉力心裏默默地說。

    艾蕾早晨八點半鍾就到了省財政廳投資處,正好劉處長也到了。

    劉處長和艾莉已經是熟人了。上次鄭副廳長到鬆山市考察生態蔬菜種植基地,劉處長陪同,恰好是艾莉接待的。

    熟人相見,就沒有什麽好客套的,艾莉直截了當地問:“劉處,鬆山市養殖基地那財政貼息貸款的事怎麽樣了?”

    劉處長右手食指放在嘴的正中——“噓——”了一聲,然後趨身向前,不無神秘地說:“那個是鄭廳長親自在抓,其他任何人都不清楚——包括我。”

    “那鄭廳長呢?在不在?能幫我引見一下嗎?”艾莉急切地問。

    “no,no,no,鄭廳長忙著呢!可能又到魏書記那裏去了,恕我不能幫你的忙了!”

    艾蕾無奈,隻得離開投資處,可她剛走到門口,劉處長卻叫她不要忙,轉來一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