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的榮耀

第三百三十章 天山(一)(2/4)

    硬氣起來的大明眼裏容不下沙子,死敵就是死敵,必須往死裏打,絲毫不留情,完全沒有以往中原王朝那種以德服人的“風度”,知識淵博的西域學者幾經考究,發現這大明人的行事風格,比起漢唐之時的大氣強硬還要多上幾分毒辣。

    大批居住在別失八裏一帶的蒙古諸部女子被當做戰利品押送回國,牛羊連同肥沃的牧場被搶奪一空,歸在後續跟上維持“新占領區”秩序的武備軍名下。唯一僥幸被留下的隻有投降的、而且是依然信奉薩滿教的蒙古平民以及那些依然頑強地信奉佛教、景教的回鶻人,不過這些人與信奉伊斯蘭教、幾乎突厥化的蒙古當地部落貴族們有著很深的矛盾,甚至不少蒙古牧民認為那些部落貴族已經不是純正的蒙古人了,因為他們不再信奉祖宗流傳下來的薩滿教或喇嘛教,風俗也不是秉承蒙古習慣,而是所謂的突厥和波斯習俗。

    早先由於察合台汗國、伊利汗國、金帳汗國之間的紛爭,大批蒙古轉戰天山以北地區,並在這裏居留下來,由於他們本身就擁有特權,是畏兀兒人等先入者的統治者,為了避其鋒芒,原本散居在天山北疆的畏兀兒等族開始向南遷居,形成了北蒙南畏的局麵。

    而且相比南疆大部分信奉伊斯蘭教的畏兀兒人,北疆的蒙古人很多都是數十年前從蒙古四大汗國等地遷移過來的,除了貴族等上層統治者少數人改信了伊斯蘭教之外,大部分普通蒙古人依然頑強地信奉著他們祖先留下的薩滿教或者從蒙古本部傳過來的喇嘛教,如果沒有大明西征這一改變曆史的進程,一直到十六世紀,天山北疆的蒙古人才開始大規模改信伊斯蘭教。

    針對這一局麵,明軍的策略也非常明顯,對於信奉伊斯蘭教的蒙古貴族和少部分死忠是毫不留情地打擊,而對於依然信奉薩滿教或喇嘛教的蒙古牧民則以安撫為主,但是這一切必須建立在對當地蒙古諸部統治架構完全摧毀的基礎上,這也是大明西征的重點工作之一。

    “侯將軍,前隊已經準備好了,隨時可以出發。”副官策馬過來稟報道。

    “北邊有什麽消息?”侯明頭也不回地問道。大明西征,主要路線分為兩路,以天山為界,由於天山南路的戰事有劉浩然和傅友德坐鎮,侯明知道出不來什麽問題,因此他的注意力放在與自己同在天山北路的西征北線上。

    按照馮國勝的部署,天山北路的攻略路線也分為兩路,侯明所率的騎七軍屬於北線第二路,呂光豪率領的騎五軍則屬於北線第三路,馮國勝自率主力的第一路。

    呂光豪率領騎五軍直接越金山,直下也迷裏河流域,然後從北邊逼近亦裏八裏和阿力麻裏地區。相比起侯明的第二路行軍路線,呂光豪的作戰範圍廣袤,可用戰術也更靈活。

    “回稟侯將軍,根據最新的戰況通報,呂將軍的騎五軍已經於本月五日渡過也迷裏河,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預計此時騎五軍已經抵達黃草泊(今艾比湖),應該對對普刺(今新疆博樂縣)和博落脫兒地區發起攻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