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的榮耀

帝國的榮耀 正文 第二十一章 風雲突變(2/3)

    劉浩然與他相談良久,確信他是一個將才,於是就逾級提拔,委為都營。

    虹縣人胡大海,原本想去投奔鄧友德,結果聽說鄧友德拔軍投了滁州,於是也跟著南下投了定遠軍。新兵團統領胡海見他長身鐵麵,頗有勇力,而且智力過人,很快就在新兵中樹立了威信,於是就向劉浩然重點推薦了他,被委為隊正。

    定遠人茅成,一直在外遊蕩,聞知定遠軍仁義,便起了投奔之心,然後一直追到和州從了軍,在新兵營裏也是出類拔萃,被委為隊正。

    合肥人葉升,原在鄉中結兵自保,因左君弼據廬州,累加排擠,故拔軍來歸,被委為隊正。所有章節盡在

    李善長以鄧友德、趙德勝、胡大海、茅成、葉升五人為一時英傑,素有大才,僅授營官隊正,恐難收其心,故私語於劉浩然,請他多加擢升,以示恩德。

    劉浩然對答道:“此五人有智有勇,皆為將才,堪能重用,從我內心來說是非常喜愛看重他們。可是定遠軍賞罰分明,職以授能,爵以授功,不能以主將的喜惡隨意遷職。五人都是人才,他們缺的不是官職,而是證明自己的機會。”

    李善長深以為然,並以此言轉述五人,鄧趙五人不由感歎幸遇明主。

    劉浩然新增兩個步兵團,以胡海和王弼為統領。在虎頭山老兄弟中,兩人才幹稍差一些,碾轉於新兵團、刀術教習、副統領等職位,又也立了不少戰功,總算是鍛煉出來了。挑選出來的青壯近兩萬餘被編入新兵預備營,繼續操練,其餘投軍的青壯男丁則被編入輜重營。

    劉浩然也著手對水師進行了整編,淘汰舊船,購造新船。水師以營為作戰單位,並根據實際情況,以兩種船隻為主,一是六槳課船,此船流行於長江中下遊和漢水流域,專門轉運鹽糧課稅,所以稱為課船。其船身狹長,分十餘艙,每艙僅能臥一人,首尾兩側共有木槳六隻,有小蓬帆一杆,順風順水一晝夜可水行四百餘裏,逆水亦可行百餘裏。每船設哨官一名,槳手六人,弓箭手六人,刀手四人,舵工一人,總計十八人。

    二是十槳快船,此船原本是元廷官府的定製船,比六槳課船長上一半,有木槳十隻,蓬帆兩杆,設哨官一名,槳手十人,弓箭手十人,刀手六人,舵工一人,總計二十八人。

    水師每營下轄六槳課船六十餘艘不等,十槳快船十五餘艘不等,共一千五百餘人。還有十二槳、十六槳大船少量,都是營官統領的座船。改編後全軍共大小船隻四百五十餘艘,軍士八千餘人。

    劉浩然把定遠軍軍紀完全照搬到了水師,並根據水師的情況,與俞廷玉、俞通海、廖永安、廖永忠等人製定了詳細的水師操練準則,把操舟、接舷作戰、施用弓弩火箭等基本操作和戰術都明確下來,著重訓練軍官、士官,要求他們通力合作,將偵查、設伏、誘敵、殲滅等一係列作戰程序有條不紊地完成,並培養凶悍絕倫、狡詐靈活的作戰風格,增強凝聚力。

    經過兩月的訓練,定遠軍水師盯上了蠻子海牙的元廷水軍,以實戰為實踐。定遠軍水師設伏於馬場河,元軍駕樓船氣勢洶洶而來,卻被定遠水師從四麵包圍。元軍船隻龐大,進退轉向不便,而俞通海、廖永安等人率領的水師操舟如飛,靈活機動,驟聚驟散,輪番出擊,不管三七二十一,圍住幾艘大船隻管放火箭,點著後再轉向其它船隻。

    兩個多時辰激戰下來,元廷損失船隻數十艘,隻得退走。過了幾日,蠻子海牙不服,又率軍前來挑釁,依然被大敗,從此不敢再輕犯和州一帶江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