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紅妝

番外:醉裏挑燈看劍(二)(2/2)

    隨著聲音,一個女子走了過來,她穿著湖藍色的褙子,眉目娟秀,如雲的秀發上插了支青玉簪子。

    “大嫂,您也來了。”許先生連忙見禮。

    這時,侄女已經接過了許先生懷裏的壇子,侄子也接過了他手裏的荷葉茶。

    “這是什麽?鹹鴨蛋?”許大嫂看著那隻青花壇子問道。

    “一個學生的阿娘送來的,那孩子很聰明,剛剛入學沒多久,我都沒有教,他自己就會背詩了。”許先生一邊,一邊向裏麵走去。

    許大嫂笑著道:“那還真是聰明,明和雲都要硬逼著才能背下一首詩呢。”

    “是啊,那孩子隻有八歲,今竟然向我打聽護國公府楊家的事呢,我都有好幾年沒聽人提起楊家了,難得他一個孩子居然還對這個有興趣,真是人鬼大。”許先生打從心底裏喜歡馮燁,這孩子長得好,又聰明,功課也好,當老師的都喜歡功課好的孩子。

    “楊家?”許大嫂忽然停下腳步,她有些遲疑地問道,“你他向你打聽護國公府楊家?一個八歲的孩子,他問這個做什麽?”

    “誰知道呢,估計是聽人起臨潼公主的故事了吧,起來這個孩子的家裏還真與臨潼公主有些關係,他姓馮,就是馮園的那個馮家。”許先生解釋著,做為清虛人,無需多,隻要提到馮園,男女老少全都知道當年的那段公案。

    許大嫂長長地舒出一口氣,道:“原來如此啊,我聽馮家女婿後來亡故了,起來這位馮姑娘帶著一個孩子,也是不容易呢。”

    “嗯,是啊,我聽父親衙門想把縣學搬出五柳街,隻是一時尋不到合適的地方,我倒是覺得,馮園就挺好,就是不知道馮燁的阿娘肯不肯租出一半來,如果她肯,不但縣學有了地方,她們母子還能多一份收入。”

    現在縣學所在的地方是五柳街,這幾年五柳街越來越繁華,有酒樓有茶館,縣學的先生們都覺得這樣的地方不適合學生讀書,早就想要把縣學搬到個清雅安靜的地方了。

    許大嫂道:“你這個想法挺好的,不如和父親,讓衙門裏的人去問問馮家,不過千萬不要嚇到人家,孤兒寡母不容易。”

    許先生非常尊敬這位大嫂,大嫂識文斷字,為人處事也是落落大方。

    許大嫂的家人都死於戰亂,她獨自一人從北直隸南下投靠外祖,可惜外祖已逝,聽許氏族學要招女先生,她便來到清虛,憑著一筆好字進了許家族學做了女先生。

    許家老太太有一次去族學裏看女娃娃們讀書,便相中了這位女先生,一來二去,女先生做了秀才娘子,山長太太。

    成親多年,族裏的人對許大嫂稱讚有加,許大嫂不但教女娃娃們讀書認字,還教她們禮儀規矩,為人處事。從許氏族學裏走出去的姑娘,有很多都嫁進了大戶人家做了宗婦,就是那嫁進門戶人家的,也在婆家過得順順當當。

    “好,那我今就和父親。”許先生道。

    晚飯後,許先生便把自己的想法給了許縣丞,許縣丞也覺得很好,可是次日派人去馮園,馮燁的阿娘卻沒有立刻答應。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