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當匠神

後記(4/5)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這還真怪不得羅貫中。”專家搖頭道:“劉毅這個人,擅守,前麵也說過,劉毅這個人是個工匠或者說科學天才,他在早期最擅長的不是製造兵器,而是土木工程,他造的城牆不但堅固,而且速度還很快,水泥就是他發明出來的,他在戰爭中也很好的利用了自己的天賦,隻要對敵,就先建營寨,箭塔什麽的,加上他造出來的弩、弓射程都很遠,能夠壓著敵人打,所以每當對戰,他做的第一件事是派人去探查敵情,第二件事就是建造,隻要敵人不來攻,他就會一直建造,而且他一輩子都在研究防守的兵法。”

    喝了一口水,專家繼續說道:“我們看三國演義,最精彩的就是兩軍打仗,雙方或是各逞奇謀,或者比用兵,但劉毅他不一樣,他打仗一般隻做兩件事,探察敵情,然後防守,他不會想進攻,他會跟你比耐心,磨你的性子,直到你心浮氣躁,然後再激你過來打他,然後仗著他的城牆、見他大量殺敵。

    而且他這個人壞呀,他不出兵,但會挑撥你過來攻,攻城比守城難,傷亡也要大,這是常識,最典型的一次,就是夏侯淵、曹仁、樂進三個人帶領兵馬打他,結果他不出來,給夏侯淵送了個女裝,結果夏侯淵毛了,最後被劉毅打的損兵折將,狼狽逃回,樂進就是在那一仗折在他手下的。”

    “老師,這好像也不算出奇,曆史上擅守的武將也不少。”嘉賓疑惑道。

    “是不出奇,但能貫徹始終的可不多,這才是劉毅最厲害的地方,哪怕是他在占據優勢的情況下,他做的第一件事也是防守,最經典的就是伐魏之戰,當時季漢兵分兩路,一路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龐統和劉誠,另外一路就是劉毅,他在當時的河內對陣司馬懿。”

    “司馬懿真的敗給了劉毅?”嘉賓有些接受不了。

    “司馬懿確實很厲害,他早在這一仗的八年之前,就預測到了這一仗,並請當時還是魏朝人的馬均在風陵渡設計了水壩,用了八年的時間,做成兩道水壩準備水淹漢軍,若這計策真的成功了,那曆史或許會被改寫,但可惜,司馬懿遇上了劉毅。”

    “當時的季漢雖然兵馬不如魏朝多,但裝備精良,而且人人奮勇爭先,而司馬懿在河內的兵力也並不見得就比劉毅的人多,相同兵力的情況下,季漢的軍隊一般都是碾壓敵人的,但劉毅不一樣,他去了黃河邊,第一件事就是防守,思索司馬懿會怎麽進攻,防守有什麽漏洞,還做了地動儀,測量水位,反正你能想到的事他做了,你想不到的他都想到了,就這樣,司馬懿準備了八年的計策,被劉毅破了,而且之後還找到了魏朝建立的堤壩,在黃河做了機關,把河道給改了,結果第二次大水發下來,劉毅沒事,司馬懿的營寨卻被自己的計策給淹了,這一仗,等於是馬均和劉毅這兩位三國時期最頂尖的名匠之爭。”

    “這就是細節決定成敗麽?”嘉賓有些感歎道。

    “這個不好說,不過劉毅對自身的安全很看重,而且他統帥軍隊,敢放權,也敢部下足夠的信任,其實元帥是做什麽的?不是你能征善戰,而是你得知道什麽人能做什麽事,而且可以放權把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劉毅究竟會不會打仗,這是個謎,在曆史界有很多爭議,但他是一位出色的元帥這點,卻沒人反對。”

    “老師。”嘉賓疑惑道:“有個問題我一直不太明白,劉毅一生既然這麽厲害,完全符合功高震主的條件,為什麽無論劉備還是劉禪都那麽放心用他?”

    “這就是他會做人了。”專家點頭道:“其實自古以來,這種開國功臣能夠善終的都不多,但劉毅是個特例,古代君王為什麽會猜忌這些功臣?其實歸根結底,就是功臣有造反的能力,這個能力不止是他們的個人能力,還包括他們的人脈、財富以及威望,但劉毅不一樣,每一次打完仗,劉毅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交還軍權,而且他雖然跟諸葛亮、龐統、崔州平乃至關羽、張飛的關係都不錯,但卻從不結黨,一般打完仗劉毅做的事情最多的就是建築,搞民生,他從荊州一直建到漢中,又從漢中建到蜀中,後來建到雲南,再後來就是關中、西涼、西域到中原,劉毅一生,基本上大半時間都是在工地或者去工地的路上,基本不參與朝政。”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