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

第二百四十八節 京師(五)(2/3)

    現在皇帝突然動問此事,吳孟明腦子裏飛快的轉過許多念頭,莫非有什麽人直接對皇上說了什麽?還有……

    事關重大,他不敢輕易回答,當下隻順著皇帝的問話答道:“此事微臣並不知曉。他原是一家錢莊,生意好壞,原在外麵是看不出來的。待微臣回去細查。”

    崇禎死死的盯著吳孟明半響,看的他背脊冒冷汗,良久他才壓低了聲音,用兩人之間才能勉強聽清的聲音說道:“此事要機密!朕聽聞中官中有人與此錢莊有幹係。你去查了來回――這件事你不必知會東廠,秘辦。”

    聽到這裏吳孟明已是兩腿顫抖,感覺一下子就站到了懸崖邊,隻要應對失誤,罷官治罪都是輕的,搞不好小命都保不住。

    吳孟明不知道自己是怎麽出來的,又是如何回得衙門。他回到自己的簽押房內,其他差事都好說,唯獨這調查錢莊的事情,太過棘手。

    德隆錢莊的事情吳孟明略知一二:這冷掌櫃是廣東過來的,原本在京師就是個“雛兒”。不知道找了誰的門路鑽營了宮裏鍾鼓司掌印楊公公,就此在京師站住了腳跟。也因為楊公公的關係,宮裏不少大太監都把銀子存在這家錢莊。

    要查辦德隆或者冷凝雲都不是難事,但是臨走之前皇帝的那句“不必知會東廠”才是最可怕的。

    東廠是皇帝的“家奴”,督主曹化淳作為皇帝最寵信的司禮監掌印太監兼東廠提督,參與皇帝的機密最多。吳孟明雖亦是皇帝倚重的近臣,照樣要仰他的鼻息。此刻皇帝卻要他“秘辦”,顯然對曹化淳已經起了不信任的念頭。

    若他在回話中把對太監們有所回護,皇帝必然會懷疑他和太監沆瀣一氣;若是照實稟告,楊公公可是鍾鼓司掌印太監,位分雖然沒有司禮監、禦馬監太監那麽尊崇,到底也是二十四衙門管事大太監之一,高時明的徒弟――宮中的關係盤根錯節,一旦因為此事被查辦,自己算是把宮裏頭的太監都給得罪死了!

    他知道楊公公最近幾年對王德化十分巴解,若是由此再得罪了王德化,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吳孟明脊背冒汗,在簽押房徘徊良久。他覺得自己應該和曹化淳商量以下此事,不論曹的態度如何,至少是通個氣。但是皇上今天又專門提了醒――萬一讓皇帝知道了……

    他忽然想到,皇帝隻是關照他不必知會東廠,那麽自己隻要不向曹化淳明提此事就是。楊公公和錢莊有關係,自是要避諱。王德化卻不礙事。

    楊公公一直阿附王德化,恐怕德隆的好處也分了一份給他。隻要向他稍微透露些消息,他自然心領神會。具體怎麽辦,楊公公自然會派人來和自己商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