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

四百二十一節 鍥而不舍(2/3)

    這是馬寅初當年就經濟學問題講得一個小故事,淺顯易懂的表達了貨幣的“流通性”。不過這個概念對宋應升來說有些太過新奇,不免有些懵懂,沉思半響想從中找出奧妙來,卻一點頭緒也理不出來。

    杜易斌好不容易占了上風,頗有些得意,趕緊又來了幾句:“我元老院舉辦這場集體婚禮,讓富人讚助。亦是將富濟貧。人人滿意,社會和諧,堪稱皆大歡喜……”

    “天下窮人何其多,元老院真能救得了他們嗎?”

    好,這個問題好!杜易斌心道,要按照穿越小說的傳統套路,這是對方內心動搖的證明。

    “天下窮人千千萬萬,要說元老院人人能救,那是妄言。不過我元老院自重歸華夏,便立誌要讓這天下的窮苦百姓活得象個‘人’,而不是世世代代當‘兩腳羊’!”杜易斌豪氣幹雲,自我感覺良好。

    然而宋應升卻沒有表露出應有的“激動”或者“倒頭便拜”,他隻是低下頭,微微的歎了口氣,似乎並不相信他的話。杜易斌隻好繼續道:

    “便如這次集體婚禮。雖說受到惠澤的人不多,可也是元老院表達的一個態度。隻要百姓願意告別舊社會,按照新社會的秩序生活,勤勤懇懇的工作。不管他們的出身、年齡還是性別……元老院都會照顧他們的福祉:不僅是讓他們衣食無憂,還要過上好日子,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宗嗣不絕……”

    他原本還想加上:“那些依然抱有著餓死是小,失節事大腐朽落後觀念,不選擇淨化的頑固作死分子就讓他們趕緊去死好了。”不過再一想這話裏威脅的成分太濃,宋應升這個在舊時空能以身殉明的人內心是十分堅定的,這種威脅反而會激起他的反感。便把話又吞了回去。

    宋應升哭笑不得,知道他一個勁的吹捧元老院無非是為了要他投降。他隻好開門見山道:

    “杜首長,昔日你以要治理好恩平為由,強將學生留下。雖說並非學生之願,勉強也算所得過去。隻是現在肇慶各處匪患已平。學生一介書生,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即不通天文曆法,又不擅百工商販,充其量也就是能寫幾篇八股製文。強留學生在此對元老院有何益?”

    杜易斌想總算有點進展了!誰叫教科書把你三弟稱為17世紀東方偉大的科學家,《天工開物》是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雖然元老院中頗有一部分對宋應星和他的著作不以為然――畢竟以他們掌握的知識來看,這點成就微不足道。但是大部分元老認為:中古時代的中國很少出現宋應星這樣能做到“知行合一”,有科學意識的知識分子。雖然他的知識對舊時空的人來說微不足道,但是這樣的人才有很大的標杆作用,說不定還有相當的潛能沒有被開發出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