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

第七十四節 重振旗鼓1(2/3)

    當晚,易浩然思索再三,決定搭一搭苟循禮這條線。現在蔣秋嬋家的喪事已經基本辦完,他沒有理由繼續住在這裏。而他在梧州並無去處――不僅如此,他如果說現在就去藤縣,道路並不平靖,就算髡賊不封鎖道路,遇上打劫的土匪也難保性命。

    苟循禮的來路固然可疑,但是自己是一個落魄的師爺,半老頭子一個,即非俊男靚女,又不是家有資財,苟循禮不至於要設計欺騙自己,若說是髡賊的圈套,他又不是什麽要緊的人物,何況人就在城裏,要殺要抓都市髡賊一句話的事情,何必大費周章?

    不論這位“苟壯士”圖謀什麽,對他來說都不會有什麽壞處。最壞不過丟命。反過來說,萬一這位苟循禮真有什麽妙計,能力挽狂瀾,也未嚐不是好事――反正熊文燦和廣東明軍的局麵已經壞到了極點,拚死一搏,否極泰來還能扭轉乾坤。

    思量到此,他便悄悄的去見秋嬋。

    “侄女婿的大事已經辦完了,我在這裏不便再做居停――於你的清譽有礙。”易浩然斟酌了字句,“明日我去外麵尋房子,這就搬出去住。”

    “叔叔在梧州無親無故,兵荒馬亂的,等閑哪裏去租房子安頓?”秋嬋這些天全靠了易浩然在外奔走,支應場麵,總算平平安安的將這場白事辦了下去,對這位“易師爺”很是感激:要知道象她這樣的孤兒寡婦,若無親人在外支撐場麵,在社會就是任人欺淩勒索的對象。往往一場白事辦下來,屍骨未寒家裏便已破產。

    雖然知道到“郝冉”的離開對自己、對這個已經殘缺殘存的家都好,但是孤兒寡母無依無靠的憂懼感和這幾天朝夕相處,對他這幾天來君子品性和危急時候果敢無畏的好感都使得她不願意他就這麽離開。

    但是他這麽住著,的確是說不過去的。秋嬋想了想道:“表叔莫要著急,現在是兵荒馬亂的時節,表叔又是個生人,一時半會也不會有人願意出租房子――莫如在這裏找個活計安頓下來――或教私館或當個賬房先生,即有了活計也就有了住處。”

    易浩然道:“話說得不錯,隻是倉猝之間哪裏去尋找活計。”

    “表叔不用擔心,我娘家在本地經商,頗有些人脈。明日托娘家親戚為表叔打聽便是。”

    易浩然自然是恭敬不如從命了。第二天,他便如約出城。

    這還是戰後他第一次出城,對著城外戰火之後的凋敝零落不勝唏噓。不過,城外的秩序倒是已經大體恢複,有髡賊兵丁帶著一群裝備著長矛、大刀的“團丁”在巡邏站崗,給人以安定的感覺。街道上的廢墟正由著一隊隊的勞工清理,龍母廟南麵的江岸上,各種搜集來的資材堆積如山,還係停泊了許多船隻。大約是要修複桂江上的浮橋。店鋪都開了門,雖說生意寥落,總算也有了一點劫後餘生的生氣。

    忽然,一聲汽笛遠遠傳來,再抬頭看西江上濃煙滾滾,又有一隊船隻,收尾相連的緩緩朝著這裏駛來――這是髡賊的兵船來了吧。易浩然忽然覺得自己真是癡人,熊文燦坐擁幾萬大軍在梧州都被打的七零八落,落了個倉皇逃走的下場,自己一介書生,卻要去和個綠林好漢“共商國是”。難道他那百十個綠林好漢便能扭轉乾坤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