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

第十六節 農業蹲點(2/3)

    接著他們又談了些大陸攻略方麵的細節問題,最後是關於元老下鄉搞蹲點調查的安排。

    “總體原則是在工礦企業的服務的元老就不要安排他們蹲點了,主要是搞‘參觀’,三天內結束。行政部門的元老分組蹲點搞社會調研,待一周;本人申請,工作又安排的了的話,更長一些時間也可以。子山已經弄了一個蹲點的表。哪些人去哪裏,去幾天都有安排。每個部門也得留人值班……”馬千矚說。

    “每個人都要去?”

    “全部都去。當然各部門要安排元老值班。大概每次安排五分之一的元老去搞調研,大家輪流去。”馬千矚說,“我們應該去下麵多看看真實的情況。不要總是陶醉在報表數字上。”

    秋風漸漸有了寒意,在小冰河期的海南,寒潮襲來的時候早間還有薄霜。此時正是秋收大忙漸入尾聲的階段。一隊貨運馬車――其中還有一輛是元老專用的雙輪馬車正行走在臨高-澄邁-海口的公路上。

    這個天氣裏搞下鄉蹲點。天氣晴爽,溫度適宜。出遠門走一遭再到農村待幾天。對元老們來說就不會有太多的抵觸心理了。

    現在除了少數人之外,已經沒有元老願意在大熱天出遠門。畢竟隻有臨高才有冰塊、水空調。就是這會出門,輪到去遠一點,人口少一點的地方的元老也有微詞。

    鄖素濟聽說安排自己去得是瓊山,倒是很高興。這三四年來他一直窩在臨高,整日裏工作不是零距離農田水利,休息了就是伴著食品廠的汽笛入眠。連海口都沒去過,便動了去瓊山調研的念頭

    他雖然人在輕工業部,但是因為食品廠的業務關係和兼職為天地會當農技員的淵源,和農業口的關係很深。托吳南海報了個調研項目,專門考察海口的國有農莊和移民的生產生活情況,沒想到很順利的就批下來了。

    臨走前還對吳南海說:“老吳,咱們在海口還是大有一番作為的。”

    他指的是農業部精心設計的台灣島和海南島農墾藍圖。

    在曆史上,1952年創建的海南農墾是是次於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黑龍江農墾的全國第三大農墾。有總人口105萬人,其中職工人數21.30萬人,遍布海南各地的生產基地除橡膠和茶葉外,還種植椰子、擯榔、胡椒、咖啡、劍麻、可可、油棕、腰果、南藥、荔枝、龍眼、芒果、柚子、菠蘿蜜、葡萄、番石榴、紅毛丹等二十多種熱帶經濟作物和名優水果。

    “沒錯,對啊,沒錯。我們要的是美國那樣的單一作物經濟帶。”一聽到他提及農墾計劃,吳南海瞬間就來了勁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