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

第四百八十三節 熊式招安(2/3)

    索普一聽,這是要招安的意思啊。當下耐心聽下去。

    “……諸位都是華夏苗裔,炎黃一脈。駕鐵船衝破萬裏波濤回歸母邦,都是忠貞可嘉之士。若能歇息刀兵,為朝廷效力。自然前程如錦……”

    常青雲帶來的果然是招安的訊息!索普心想,這倒也不算新鮮。熊文燦此人就是靠招安“巨渠”起家的,作為兩廣最大的“海寇”,說他不動這個腦筋是不可能的。

    原本打算將兩廣的軍務整頓之後再徐徐圖之,但是昨天碼頭上的衝突卻使得他的計劃不得不提前了。真髡在廣州是不稀罕的,光明正大的就有好幾位在城裏出入場合,和官吏商賈們周旋往來。然而這裏是肇慶,兩廣的兵家必爭之地,真髡千裏迢迢的深入此地,居心何在就不必說了。

    熊文燦的能力有限,自知之明還是有得。當年他以福建一省之裏平不了鄭芝龍,何況是比鄭芝龍強大十倍以上,割據海南的髡賊!

    髡賊的事遲早是掩不住的,現在東虜和流寇鬧得凶,朝廷焦頭爛額顧不上海南這檔子事,若是等朝廷緩過勁來,總得有個說法才是。

    熊文燦深知如今朝廷已經是爛透了的,皇上要要勵精圖治,有力氣使不出――或者說,用得不是地方。他深悉為官之道,知道自己想要繼續在官場上混下去,絕不能跟著皇上去“勵精圖治”,那樣隻會把事情越搞越糟,更何況,國事日艱,皇上急於求成,性情急躁,萬一有個閃失,又不是一個有容人之度的君主……

    隻有盡量粉飾:隻要自己任上不鬧出事來,這官才能太太平平的做下去。

    鄭芝龍的覆滅對他來說是很大一個打擊。他雖然對鄭芝龍集團是抱著著“以賊攻賊”的利用態度,但是鄭芝龍受撫之後在剿滅其他海盜還是很賣力的,雙方可以說是達成了“雙贏”。熊文燦能榮升兩廣,鄭芝龍的“表現”功不可沒。

    鄭芝龍的覆滅也等於宣告了髡賊成了東南沿海最大的“巨寇”,也使得了熊文燦過去指定的“以賊製賊”,讓閩粵海域的海主們互相製約的方略徹底破產。髡賊作為後起之秀,不但輕易擊滅了鄭芝龍的主力,還迫降了劉香的人馬。原本熊文燦已經和劉香幾乎達成招安的協議,結果被髡賊的船隊在潮汕幾次武裝遊行便破壞了。

    這麽一來,兩廣最大的海上勢力髡賊便成了熊督最關心的對象,他已經從去過臨高的商人們口中了解了不少海南的情況,又派遣過探子去過,結果是有喜有憂。

    憂得是髡賊在海南已經是儼然敵國,公然自稱大宋,征稅練兵肆無忌憚。朝廷的衙門官員形同擺設。最關鍵的一點是澳洲人表現出來的巨大胃口多少有點讓他害怕。

    所謂巨大的胃口,不是“當皇帝”――這種口號不值一提,荒年幾百個貧苦農民拿著鋤頭造反,喊幾句“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那是常事,也沒人當回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