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

第四百七十五節 小三峽(2/3)

    “這裏的水深很大,三千噸的輪船直到肇慶一點不難。”索普說,“隻是下遊有淺灘。那個新灘得挖掉。”

    “這工程太大了。”康明斯雖然不搞工程,但是作為戰勤參謀,對工程量還是有相當識別能力的。“部隊單獨幹幹不下來,得執委會組織人力物力……”

    “當然。所以要多用當地的船運力量。他們水路熟悉。”索普說。“就是上水太慢了……”

    “要是有柴油機就好了。改裝機帆船。”康明斯,“現在那小蒸汽機實在太慢了。還要自備煤炭……”

    索普點了點頭:動力的確困擾著他們宏偉的“淺水艦隊”的建設。即使是製造運用已經很充分掌握的蒸汽三發艇,實際上隻是在短途使用:航行裏程一長,煤炭和鍋爐用水就會成為一件麻煩事。特別是要在廣東這樣綿長的內河水係裏長時間航行。

    別看工業口提出的內河艦隊的規劃看上去很美,實際他懷疑除了淺水拖船和炮艦之外,其他方案能不能成――動力可是個致命傷。

    鹽船一路蹣跚上行,終於進入到大鼎峽,峽穀變開闊江麵放寬,水勢變緩。然而水匪也多。小股水匪操弄小艇在江岸水叉中出沒,沿途被劫掠的船隻亦有所見。索普關照加強戒備。

    雖說他們是“官船”,又掛著起威的鏢旗,但是“沒有交情”的水匪一樣不時窺覷。幸而這些水匪勢單力孤,又不知道官船上的底細,不敢貿然動手。

    這裏兩岸都是山區,上水船隻又需要拉纖緩行,難怪是水匪雲集的狩獵場。長江中水匪最為猖獗的,也是宜昌以上到重慶的三峽江麵。

    看起來廣東的事情十分棘手啊。索普心想,我們要麵對的社會民情比在海南島複雜一百倍都不止。就說這小三峽兩岸的漫漫群山,即使在21世紀也可以作為“徒步野營”的去處,更別說開發度更低的17世紀了,說不定這山裏還有華南虎……

    過了大鼎峽就進入了小三峽中的精華:羚羊峽。在三峽之中,羚羊峽山最高水最深。它由羚羊山和爛柯山夾西江而成。爛柯山主峰爛柯頂海拔904米,峰巒疊嶂,怪石嶙峋。羚羊山主峰龍門頂高615米,山高坡陡,緊逼江岸。綿延起伏翠綠的群山蜿蜒傾瀉於峽穀之中,以其險、奇、峻、秀稱雄於三榕峽、大鼎峽之首。

    然而這裏的水勢更為湍急,峽路更險。纖夫登岸弓俯著腰背,一步一個腳印攀樹木、挽峭壁陡崖慢慢地前進,二十裏水程卻要行程三天。夜間不能上水,隻能泊船過夜。兩岸猿啼虎吼,有一晚他們還聽到極其淒厲的慘叫救命之聲,令人喪膽。

    總算一路平安無事,這一日終於來到了峽口,這裏已近肇慶府城,江麵平靖許多。峽口南北兩岸都有山寺,兩寺隔江鼎立,僧侶隔江呼喚,聲蕩江峽,頗有情趣。

    夜幕降臨,漁船在水汊中泊舟過夜,便有江風漁火,夜半鍾聲的實況。所以這裏是曆代文人墨客來往肇慶的必遊之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