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

三百零四節 廈門的生意(2/3)

    碇手們立刻用力轉動絞盤,把鐵錨帶上水麵,同時口裏大聲地應著號子:“起錨嘍――貨-如-輪-轉――!黃-金-萬-兩――!”

    陳華民取過第二杯酒,揮手向大海灑去,大聲說道:“敬海,解纜!”

    “是,解纜!”纜長跟著喊道,“解--纜---!”

    纜工們一邊解開綁在岸上的纜繩,一邊應著號子:“解纜嘍――,順-順-利-利-!一-路-平-安!”

    取過第三杯酒,灑在船頭甲板,“敬神,揚帆!”

    “是,揚帆!”帆長向著桅杆下喊道,“揚-帆-!”

    水手們快速地拉著帆索,升起三根桅杆上麵的布帆,並應和道:“揚帆嘍――,一-帆-風-順――!海-不-揚-波――!”

    陳華民看到帆已到頂,海風正把三麵布帆吹滿,深吸一口氣,向著港外的洋麵一揮手,“――!”

    東山居號出珠江口,越虎門,過伶仃洋,至銅鼓灘轉向正東,入屯門繞馬灣進入香港水道。

    就在幾年前,香港還是一個鮮為人知的荒涼之地,隻有一些零星分布的小漁村,除了固定季節過來收購香木的內河船外就隻有一些偶爾經過的海船。

    到後來朝廷水師裁切,附近幾個島都變成了水上“英雄”們的水寨後,就更鮮有商船經過了。大家都寧願繞多一段路,從香港外水道通過。

    而現在,整個聖女灣航道熱鬧非常。澳洲人整治了香港島到廣州的內河和外洋航道,清剿水匪,設置了航標燈,建立了燈塔,對暗礁暗沙一一做了航標標記,使得航行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這裏大多數是澳洲人屬下的船隻。這些船不論是小艇還是大船,速度都比東山居號快得多,行駛亦十分敏捷。不時都有船隻或者快速超過“東山居”號,向著東麵駛去,或是迎頭向著“東山居”號衝來,隻在最後一刻才擦邊而過,留下一片善意的輕笑聲。

    笨重的本地船隻:廣船、福船也在其中出沒,澳洲人自己的船隊運力嚴重不足,很多貨運業務都是包給船主去做得,這些船隻緩慢的航行著,以至於東山居號又得避讓它們的航跡。

    如此複雜的航行狀態,使得副綱首王澄綈不得不守在船頭,隨時看著情況向船尾的舵工和梢工發布命令,繞開隨時經過的船隻。

    港灣兩岸,錨泊著各式的戰船商船,新建起了許多碼頭、倉庫、船棚和吊機,間或有一兩棟澳洲式的大石屋,大石樓,顯得格外顯眼。其中最顯眼的是在中環碼頭附近的大型堡寨,巍然矗立著,澳洲人的旗幟在角樓上飄揚。陳華民曾經到那裏去辦過航行手續,對這座堡壘有深刻的印象。

    “看,那裏就是建造‘東山居’號的地方!”順著陳華民的手望去,劉德山看到香港島的東麵海灘邊處,竟是成了一大片的造船工場。一艘接著一艘完成程度各不相同的木船依次排開,密密麻麻的工人們趴在船身上,努力地完成著自己的作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