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

第一百五十三節 四娘還鄉(1/3)

    大家都是這麽想得,一想到蠶繭下來賣了絲,白花花的絲變成了白花花的銀子,一幹人的眉眼都舒展開了。雖然從催青到上山還不知道有多少未知數,要經曆多少擔驚受怕好歹是個指望。大夥都把虛無縹緲的希望寄托在這上麵了。

    “要說新聞,倒還有件新鮮事。”沈開寶說道。

    最大的新鮮事就是鎮上已經傳開了,說今年為了賑濟災荒起見,知府老爺已經下了牌子,杭州府今年收購絲繭的生意委給了賑荒局,絲繭行要收購絲繭都要經過賑荒局過手。據說官府是打算用絲繭上的利潤用來專門賑濟災民。

    為此各家持有部照的絲行這些天已經去了杭州城,據說是要與賑荒局去同行公議絲繭行情。

    聽了這個消息,原本有些歡樂的氣氛頓時冷場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害怕,因為實在鬧不清這消息到底意味著什麽。

    好一會,才有個人嘀咕著:“誰收絲不是收,隻要行情好,給銀子就行。”

    有個老頭子卻憂心忡忡:“哪這麽太平――自古以來,凡是官家挨邊搞得東西,我們小老百姓就沒有不遭殃的。”

    這話贏得了一陣沉默的讚同,人群開始不安的騷動起來。有人歎了口氣,有人的臉色已經陰沉了下來。

    他們已經被各種生活的苦難和不公折磨的期望值十分低下,不敢奢求任何好的轉變。隻求不要再壞下去了。

    但是這忽如其來的賑荒局給大夥的期望抹上了一層不安的灰色陰影,再也無心閑談了。

    各家拿了自己托沈開寶買得東西。人群就在這種不安中散去了。

    沈開寶回到屋子裏,喝了一大碗粗茶――不是茶葉,是用桑樹葉做得茶。又從腰裏拿出褡褳來,把裏麵的各式各樣的銅錢倒在桌上,一五一十的數了起來。

    “開航船”是沒有收入的,船主即不收取傭金也不從中賺取差價,收益是鎮上店家的免費招待和三節的“回傭”或者禮物收入。對於經常要去鎮上的沈開寶來說是個順道的買賣。

    不過他偶而也會利用好的時機從中賺點小錢。這次買“糊簞紙”他就小小的生發了一筆。鎮上的紙紮店開始銷售一種新來得“糊簞紙”,據說是從廣東運來的。所以大家都叫“廣東紙”,質量比當地紙作坊的土紙要好,但是價錢卻隻有一半。剛一上市就讓原來的土紙變得滯銷起來。

    沈開寶在代買“糊簞紙”上賺了點錢,雖然這點錢不過是杯水車薪,好歹也讓他瞧到了一點好兆頭。隻是賑荒局的事情,他實在有些看不明白――心裏懷著即擔心又期待複雜情緒。

    賑荒局要收絲繭的消息就好像一陣風一樣吹過。掀起少許漣漪,又無聲無息了。比起賣絲的事情。養蠶的事情才是要緊。各家各戶都在忙著預備。

    天氣繼續暖和起來,桑樹上的嫩葉現在都漸漸的長大了,村莊四周圍的桑林長勢都不錯,遠望去像一片綠錦平鋪在密密層層灰白色矮矮的籬笆上。原本空蕩蕩的稻田又灌上了水,麵有饑色的農民開始下田插秧,久違的耕牛也出現了。賑荒局給四鄉都貸了種子、糧食和耕牛。眼見著地裏綠油油的秧苗。集弦村村民也鬆了一口氣――隻要這會能種上了糧食,下半年的收成多少有些指望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